字的含义

茨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茨字寓意

【茨】 cí 用茅或苇覆盖房子:茅(用茅草覆盖屋顶)。宇(茅屋)。檐。门。 蒺藜:藿(“藿”,野菜;指以藿充饥,引申为粗劣的食物)。 积土填满:“其所决而高之。

茨字解释

【茨】[①][cí][《廣韻》疾資切,平脂,從。](1)用茅草、芦苇等盖屋。(2)茅屋的顶盖。(3)盖屋用的草。(4)蒺藜。(5)堆积;填塞。(6)通“餈”。米饼。(7)姓。汉有充。见《後汉书·循吏传》。

茨字诗词来源

【茨】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盛唐·作者:李颀《送王道士还山》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盛唐·作者:高适《寄宿田家》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唐·作者:张潮《江南行》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唐·作者:杜甫《岁晏行》
五柳茅茨楚国贤,桔槔蔬圃水涓涓。唐·作者:司空曙《过卢秦卿旧居》
身欲逃名名自随,凤衔丹诏降茅茨。中唐·作者:戎昱《赠韦况徵君》
备米柴茶是事殷,茅茨蓬户不惊人。五代·作者:居遁《偈颂并序 其六十六》
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唐·作者:张乔《归旧山》
茅茨裛烂檐生衣,夜夜化为萤火飞。唐·作者: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见寄》
传事四方无外役,茅茨深处土阶平。唐末·作者:周昙《唐虞门 唐尧》
老无征战轩辕国,贫有茅茨帝舜城。五代至宋初·作者:谭用之《贻南康陈处士陶》
茅茨舍宇偏安稳,粪埽衣裳最自由。后周·作者:释延寿《山居诗 其四十七》
田园膏腴稼若茨,仓曰千斯箱万斯。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梁苑胜游思霰雪,浔阳旧隐废茅茨。北宋·作者:杨亿《次韵和盛博士寄许州任从事之什》
通宵回想尘寰事,好结茅茨向水滨。宋·作者:李含章《游桃源观》
重结茅茨临乳窦,别裁荷芰换尘衣。北宋·作者:夏竦《送张无梦归天台》
莫道茅茨无复见,古今时有致尧人。北宋·作者:范仲淹《咏史五首 其一 陶唐氏》
深愧具茨芝朮在,挂冠终拟狎尧民。北宋·作者:宋庠《晚坐观风亭三首 其三》
茨山小隐归心动,坐想琼芝几陇苗。北宋·作者:宋庠《新春雪霁坐郡圃池上二首 其二》
更问具茨南复北,那边堪作种芝田。北宋·作者:宋庠《闻子京拜扫后周视田庐因问有可为归计者二首 其二》

茨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茨】【申集上】【艸字部】 茨;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028第13【唐韻】疾資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資切, 音薋。【說文】以茅蓋屋。【釋名】茨,次也,次草爲之也。【書·梓材】惟其塗塈茨。【周禮·夏官·圉師】茨牆則剪闔。【莊子·讓王篇】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 又【詩·鄘風】牆有茨。【註】蒺藜也。【爾雅·釋草】茨,蒺藜。【註】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 又【酉陽雜俎】沙州,飼馬以茨、萁。 又【博雅】積也,聚也。【詩·小雅】曾孫之稼,如茨如梁。 又山名。【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之山。 又姓。【後漢·衞颯傳】南陽茨充代颯爲桂陽太守。

与茨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茨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