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虿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chài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虿字寓意

【虿】 (蠆) chài 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芒(的毒刺)。蜂有毒。

虿字解释

【虿】[①][chài][《廣韻》丑犗切,去夬,徹。]“1”的繁体字。(1)蝎子一类的毒虫。(2)比喻佞人。(3)蜻蜓的幼虫。形如蝎,故名。(4)见“蠆芥”。

虿字诗词来源

【虿】齐人亦戴蜂虿毒,美稷化为荆棘丛。唐·作者:皎然《武源行赠丘卿岑》
冻枭残虿我不取,污我匣黑青蛇鳞。唐·作者:施肩吾《杂曲歌辞 壮士行》
回贤参孝时时说,蜂虿狼贪日日新。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一》
三衢蜂虿陷城池,八咏龙韬整武貔。五代·作者:贯休《贺郑使君》
漠漠蛟绡吹入纸,翘翘虿发卷随风。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睢阳杜相公答蔡君谟新体飞草书》
俄逢主人若过虑,畏尔有虿成噬脐。北宋·作者:梅尧臣《蜂》
风吹鬓发不及撩,鸦翅卷起虿尾翘。北宋·作者:梅尧臣《细雨樵行》
虿尾银钩写珠玉,剡藤蜀茧照松烟。北宋·作者: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
锡谷寒泉撱石俱,并得新诗虿尾书。北宋·作者:黄庭坚《谢黄从善司业寄惠山泉》
愧无征南虿尾手,为写黄门急就章。北宋·作者:黄庭坚《奉答茂衡惠纸长句》
我昔颇复喜墨卿,银钩虿尾烂箱籯,赠君铺案黏曲屏。北宋·作者: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
蚤虿蜂虻罪一伦,未如蚊子重堪嗔。北宋·作者:秦观《冬蚊》
吴邦惮暑如蜂虿,河曲还遭长日晒。北宋·作者:晁补之《和王仲甫病暑》
君家词翰妙天下,虿尾银钩世所藏。宋·作者:王庭圭《和葛德裕寄纸觅兰四绝句 其三》
只今虿尾人争传,异时龟趺不须断。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题雪堂大研一首》
龙眠主簿亦儿嬉,银钩虿尾搜遗奇。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题彦恢家仇池四石刻》
燕贺翚飞称虎符,银钩虿尾映金铺。宋·作者:洪刍《题双桂亭》
银钩虿尾争辉媚,岂减兰亭叙永和。宋·作者:洪刍《曾内相以绝句诗还予诗卷和其韵五首 其二》
水部诸郎虿尾书,涪翁杖履傲当涂。北宋·作者:李彭《喜二何从山谷游复用涂字韵诗》
银钩虿尾增奇丽,并得晴窗两眼明。宋·作者:曾几《吴傅朋送惠山泉两瓶并所书石刻》

虿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虿】【申集中】【虫字部】 蠆;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077第11【唐韻】丑犗切【集韻】【韻會】丑邁切, 音慸。【玉篇】螫蟲。【詩·小雅】彼君子女,卷髮如蠆。【箋】蠆尾末揵然,似婦人髮末曲上卷然。【孝經緯】蜂蠆垂芒,爲其毒在後。【左傳·僖二十二年】蠭蠆有毒。【註】《通俗文》云:蠆,長尾謂之蠍。【魏志·華佗傳】彭城夫人夜之廁,蠆螫其手,佗令溫湯漬其中。 又人名。【左傳·襄九年】公孫蠆、公孫舍之及其大夫門子,皆從鄭伯。 又與蔕通。【張衡·西京賦】睚眦蠆芥。【註】蠆芥,刺鯁也。 又【集韻】他達切,音撻。義同。 或作 。

与虿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虿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