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豺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chái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豺字寓意

【豺】 chái 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狗”):狼。

豺字解释

【豺】[①][chái][《廣韻》士皆切,平皆,崇。]亦作“犲1”。兽名。犬科,形似狼而小,性凶猛,常成群围攻牛、羊等家畜。俗名狗。

豺字诗词来源

【豺】虎兕争兮于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唐·作者:杜甫《返照》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唐·作者:杜甫《忆昔二首 其二》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唐·作者:杜甫《释闷》
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唐·作者:杜甫《发刘郎浦》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唐·作者:杜甫《昼梦》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唐·作者:护国《别盛安》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中唐·作者:武元衡《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梦非熊虎数年间,驱尽豺狼宇宙闲。唐·作者:刘商《观猎三首 其一》
戎羯腥膻岂是人,豺狼喜怒难姑息。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二 第二拍》
上阳宫树黄复绿,野豺入苑食麋鹿。中唐·作者:张籍《洛阳行》
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唐·作者:李绅《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山多虎每岁采茶为患择肉于人至春常修陷阱数十所勒猎者采其皮睛余悉除罢之是岁虎不复为害至余去郡三载》
使君为我剪荆棘,使君为我驱豺狼。唐·作者:李绅《闻里谣效古歌》
九州争夺无时休,八骏垂头避豺虎。唐·作者:李绅《赠毛仙翁》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杜陵叟 伤农夫之困也》
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天可度 恶诈人也》
雄雄猛将李令公,收城杀贼豺狼空。中唐·作者:元稹《望云骓马歌》
愿君每听念封疆,不遣豺狼剿人命。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二 华原磬》
中原祸作边防危,果有豺狼四来伐。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豺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豺】【酉集中】【豸字部】 豺;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200第01【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牀皆切, 音儕【爾雅·釋獸】豺,狗足。【疏】豺,貪殘之獸。【說文】狼屬。【急就篇·顏師古註】豺,深毛而狗足。【正字通】豺,長尾,白頰,色黃。陸佃云俗云: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棘。【詩·小雅】投 豺虎。【疏】豺虎食人。【禮·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獸。【干祿字書】與犲通。

与豺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豺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