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字的含义
岘字的解释
岘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0
- 拼音:xiàn
- 繁体:峴
- 笔画:7
- 部首:山
岘字寓意
【岘】岘 (峴) xiàn 〔岘山〕山名,在中国湖北省。亦称“岘首山”。 小而高的山岭。
岘字解释
【岘】[①][xiàn][《廣韻》胡典切,上銑,匣。]“岘1”的繁体字。(1)小而高的山岭。(2)山名。即湖北岘山。
岘字诗词来源
【岘】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䍦花下迷。盛唐·作者:李白《杂歌谣辞 襄阳歌》
岘山回首望秦关,南向荆州几日还。唐·作者:司空曙《登岘亭》
悲风惨惨雨修修,岘北山低草木愁。中唐·作者:戎昱《收襄阳城二首 其一》
岘首当时为风景,岂将官舍作池笼。中唐·作者:羊士谔《登郡前山》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中唐·作者:王建《荆门行》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中唐·作者:刘禹锡《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惭非杜母临襄岘,自鄙朱翁别会稽。唐·作者:李绅《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唐·作者:白居易《箬岘东池》
莫恋汉南风景好,岘山花尽早归来。唐·作者:白居易《送冯舍人閤老往襄阳》
岘亭今日颠狂醉,舞引红娘乱打人。中唐·作者:元稹《狂醉》
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唐·作者:施肩吾《登岘亭怀孟生》
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唐·作者:李涉《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岘亭风起花千片,流入南湖尽日香。唐·作者:许浑《春早郡楼书事寄呈府中群公》
襄阳乐事经过尽,岘首烟花倒泻空。唐·作者:陈标《句》
岘山张盖雨滂沱。唐·作者:佚名《安定郡里谚》
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门。唐·作者:庞德公《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 其一 同望荆门》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中唐·作者: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唐·作者:温庭筠《赠袁司录》
岘亭留恨为伤杯,未得醒醒看便回。中唐·作者:雍陶《寄题岘亭》
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唐·作者:方干《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岘山回首望秦关,南向荆州几日还。唐·作者:司空曙《登岘亭》
悲风惨惨雨修修,岘北山低草木愁。中唐·作者:戎昱《收襄阳城二首 其一》
岘首当时为风景,岂将官舍作池笼。中唐·作者:羊士谔《登郡前山》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中唐·作者:王建《荆门行》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中唐·作者:刘禹锡《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惭非杜母临襄岘,自鄙朱翁别会稽。唐·作者:李绅《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唐·作者:白居易《箬岘东池》
莫恋汉南风景好,岘山花尽早归来。唐·作者:白居易《送冯舍人閤老往襄阳》
岘亭今日颠狂醉,舞引红娘乱打人。中唐·作者:元稹《狂醉》
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唐·作者:施肩吾《登岘亭怀孟生》
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唐·作者:李涉《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岘亭风起花千片,流入南湖尽日香。唐·作者:许浑《春早郡楼书事寄呈府中群公》
襄阳乐事经过尽,岘首烟花倒泻空。唐·作者:陈标《句》
岘山张盖雨滂沱。唐·作者:佚名《安定郡里谚》
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门。唐·作者:庞德公《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 其一 同望荆门》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中唐·作者: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唐·作者:温庭筠《赠袁司录》
岘亭留恨为伤杯,未得醒醒看便回。中唐·作者:雍陶《寄题岘亭》
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唐·作者:方干《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岘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岘】【寅集中】【山字部】 峴;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308第33【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胡典切,賢上聲。【玉篇】山名,在今襄陽。【晉書·羊祜傳】祜與鄧潤甫登峴山,垂涕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因立 。後人名墮淚 。 又大峴,山名,在靑齊。又【集韻】山小而險。一曰嶺上平也。【謝靈運·嶺溪行】迢遞陟陘峴。【註】嶺小高也。【韻會】峴,本作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