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孚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孚字寓意

【孚】 fú 信用。 为人所信服:深众望。

孚字解释

【孚】[①][fú][《廣韻》芳無切,平虞,敷。]亦作“姇2”。(1)信用;诚信。(2)信服;信从。(3)谓使相信;使信服。(4)相应;符合。(5)“俘”的古字。俘获;俘虏。(6)通“付”。参见“命”。(7)通“莩”。参见“甲”。(8)见“尹”。[②][fū][《廣韻》芳無切,平虞,敷。](1)禽鸟伏卵育雏;孵化。后作“孵”。(2)谷粒的壳。后作“稃”。参见“2甲”。

孚字诗词来源

【孚】日记采兰追楚俗,化孚流荇诵周诗。北宋·作者:夏竦《皇后阁端午帖子 其五》
当官勇欲除弊法,伊忧内恻仁心孚。北宋·作者:何郯《益州州学圣训堂》
中孚既若须为信,无妄因何却有灾。北宋·作者:邵雍《金玉吟》
中孚起信宁烦祷,无妄生灾未易禳。北宋·作者:邵雍《安乐窝中一炷香》
山河德履孚潜显,江汉仁风被迩遐。北宋·作者:曾巩《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并进状 其二》
还御端闱孚大号,载颁元历庆鸿名。北宋·作者:苏颂《恭谢庆成诗十韵》
其和易致仁易孚,此行遂与春风俱。北宋·作者:徐积《谢皇华使者》
会将精识抡荆璞,当有孚尹应手来。北宋·作者:韦骧《和吴子友贡院作》
子非往教求即应,龟筮有决前光孚。北宋·作者:郑侠《送声父》
蜡屐阮孚人不会,鲈鱼张翰子何如。北宋·作者:彭汝砺《送祖道朝奉》
叶公好尚俄有孚,真物来止还惊吁。北宋·作者:华镇《徐元立出示李父龙角水壁诗邀予继作因成长篇》
圣人中正观天下,道本无言教已孚。北宋·作者:毛滂《春词 其一》
要识太原孚上座,六街钟鼓闹鼕鼕。北宋·作者:释清远《送禅人入京》
星轺暂驾恩弥渥,霜节才临政已孚。宋·作者:廖刚《张敏叔生辰》
生儿孚乳自毫末,幼成玉蛹肩相差。宋·作者:汪藻《蜂儿行》
熙朝成法字已孚,坚如金石莫可无。宋·作者:王庭圭《送骆仲武》
斯民识路从变化,履泰去否挛中孚。宋·作者:王洋《送周仲固运使之官湖北》
三科识擢才能显,八计精研吏治孚。宋·作者:苏籀《公退三首 其三》
圣情更欲民孚信,亲御云章下诏音。宋·作者:曹勋《宫词三十三首 其十八》
妙龄一月了群书,未壮声华众已孚。宋·作者:胡寅《挽吴丞相 其一》

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孚】【寅集上】【子字部】 孚; 康熙笔画:7; 页码:页278第06〔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芳無切,音敷。【說文】卵孚也。一曰信也。【徐鍇曰】鳥之乳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詩·大雅】成王之孚。【註】成王者之信於天下也。【書·呂 】獄成而孚。又【禮·聘義】孚尹旁達,信也。【馬氏曰】玉之爲物,孚尹於中,而旁達於外,所以爲信。 又【集韻】玉采也。 又孚甲。【禮·月令·鄭註】其日甲乙,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 又中孚,易卦名。 又去聲。【集韻】芳遇切,音赴。育也。【揚子·方言】雞伏卵而未孚。或作孵。 又叶芳尤切,音浮。【詩·大雅】儀 文王,萬邦作孚。叶上臭。臭平聲。○按《集韻》訓玉采,音方尤切。孚亦有浮音,則又非但叶音矣。

与孚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孚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