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跗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跗字寓意

【跗】 fū 脚背,足上:骨。面(脚面)。

跗字解释

【跗】[①][fū][《廣韻》甫無切,平虞,非。][《廣韻》符遇切,去遇,奉。](1)脚背。(2)脚。(3)引申指山麓。(4)同“柎”。花萼房。(5)同“柎”。物体的足部。(6)泛指条状物的末端。如毛笔下端栽毛的部分,针或剑的握手处等。(7)蛇腹下的横鳞。[②][fù][《廣韻》符遇切,去遇,奉。]古代人名用字。相传上古黄帝时有名医俞。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跗字诗词来源

【跗】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唐初·作者:李峤《杂曲歌辞 其三 桃花行》
共爱芳菲此树中,千跗万萼裹枝红。唐·作者:司空曙《咏古寺花》
雉膏美景在丛荫,红蕊丹跗次第寻。唐·作者:裴谟《句》
绛跗相倚凝新露,紫菂交垂向晚风。北宋·作者:夏竦《八月梓州奏广化寺池莲五茎各开二花》
琼跗拜赐承天意,綷羽来仪识凤姿。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奉祀礼成宴》
宝跗一学造其精,圣祖神孙知善继。北宋·作者:胡宿《谢御书飞白扇子歌》
奕世弓裘方善续,先春跗萼更相依。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吴侍郎任宗伯贰卿冲卿领天官南局皆世职有感》
谁取孤根植槛旁,绛跗丹蘤斗年芳。北宋·作者:宋庠《榴花》
秀跗即镂平台雪,宝艳宁争台岭霞。北宋·作者:宋庠《安福殿千叶双头并枝白牡丹歌》
官柳摇摇萦早絮,县花的的照晴跗。北宋·作者:宋祁《李秘校省觐毕却赴乘氏》
蜀天寒破让芳晨,雪蘤霞跗次第新。北宋·作者:宋祁《二月一日次利州见桃李盛开》
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北宋·作者:曾巩《喜二弟侍亲将至京师书多言二弟为县之美》
绿萼丹跗炫素光,东园先见一枝芳。北宋·作者:苏颂《和签判郡圃早梅》
不闻宾主俱公鼎,未见篇章出宝跗。北宋·作者:苏颂《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 其三》
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林。北宋·作者:王安石《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
交跗拥鼻坐其中,蚤暮恍然难以别。北宋·作者:韦骧《平望阻风》
三军号令成樽俎,羌戎胆落汗流跗,边人乃至歌五裤。北宋·作者:彭汝砺《送颖叔帅临洮》
华秀两跗当重露,文成五色在高桐。北宋·作者:秦观《寄李公择郎中》
绀鳞两叶角一跗,坳洼犹见藏泥涂。北宋·作者:华镇《徐元立出示李父龙角水壁诗邀予继作因成长篇》
荒碑磨灭无遗事,犹冠龟跗压翠岑。北宋·作者:李复《和林次中秘阁题五龙庙》

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跗】【酉集中】【足字部】 跗;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23第35【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 音膚。足趾也。【玉篇】足上也。【儀禮·士喪禮】乃屨綦結于跗連絇。【註】跗,足上也。【疏】謂足背也。【莊子·秋水篇】蹶泥則沒足滅跗。【音義】跗,足跗也。 又【左傳·成十六年】有 韋之跗注。【跓】跗注,戎服,若袴而屬于跗,與袴連。 又人名。【史記·扁鵲倉公傳】醫有兪跗。【註】黃帝時將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 符遇切,音附。義同。 又與拊通。【詩·小雅】鄂不韡韡。【箋】不音夫,當作拊。【音義】拊亦作跗。

与跗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跗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