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霜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shuāng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霜字寓意

【霜】 shuāng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 像一样的东西:柿。西瓜。 形容白色:鬓。刃。锋。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

霜字解释

【霜】[①][shuāng][《廣韻》色莊切,平陽,生。](1)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的白色冰晶。(2)谓经凋落。(3)喻白色或变成白色。(4)喻明亮锋利。参见“刃”、“戈”。(5)喻高尚纯洁。(6)喻严厉;严正。(7)喻冷酷、严峻的表情。(8)指白色成状结晶的东西。(9)指称润肤的化妆品。(10)年岁的代称。(11)鸟名。指鷫鸘。(12)通“孀”。寡居。

霜字诗词来源

【霜】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诚难当。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梁歌》
草木摇落露为霜。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一》
霜露惨凄涂阶庭。曹魏·作者:曹睿《燕歌行》
羲和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严霜零。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凉风起兮天陨霜。晋·作者:赵飞燕《归风送远操》
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南朝宋·作者:谢灵运《燕歌行》
飞霜被野雁南征。念君客游羁思盈。南朝宋·作者:谢惠连《燕歌行》
霜雪滞兮潜天阳,浮澌结兮悲海阴。南朝宋·作者:袁淑《咏寒雪诗》
憔悴容仪君不知,辛苦风霜亦何为。南朝宋·作者:鲍照《代鸣雁行》
北风驱雁天雨霜。夜长酒多乐未央。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一》
精诚必至霜尘下,意气所感金石离。南齐·作者:王融《努力门诗》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南齐·作者:释宝月《行路难》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南梁·作者:萧纲《夜望单飞雁诗》
河水闻寒已成冻,塞草愁霜悬自衰。南北朝·作者:朱超《咏独栖鸟诗》
不惜纨素同霜雪,更伤秋扇箧中辞。南北朝·作者:萧诠《赋得婀娜当轩织诗》
百年霜露奄离披,一旦功名不可为。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霜风秋月映楼明,寡鹤偏栖中夜惊。陈朝·作者:阮卓《赋得黄鹄一远别诗》
寒灯作花羞夜短,霜雁多情恒结伴。陈朝·作者:江总《姬人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南北朝末隋初·作者:卢思道《从军行》

霜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霜】【戌集中】【雨字部】 霜;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376第29【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 音驦。【玉篇】露凝也。【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秦風】白露爲霜。 又【字彙補】國名。【西域記】屈霜國。 又姓。見【姓苑】。 又【正字通】歷年曰霜。【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又【集韻】【類篇】 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与霜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霜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