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評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píng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評字寓意

【評】 píng 见“评”。

評字解释

【評】[①][píng][《廣韻》符兵切,平庚,並。][《廣韻》皮命切,去映,並。]“评1”的繁体字。(1)评论;评定。(2)评语;评论的话。(3)文体名。(4)职官名。掌平决刑狱。(5)指把脉。(6)犁的一个部件。

評字诗词来源

【評】笑接郎中评事饮,病从深酌道吾真。唐·作者:杜甫《赤甲》
廷评年少法家流,心似澄江月正秋。唐·作者:皎然《赠和评事判官》
唯有单于李评事,不将华发负春风。中唐·作者:杨巨源《荅振武李逢吉判官》
东门携酒送廷评,结束从军塞上行。唐·作者:姚合《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
此道非从它外得,千言万语谩评论。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二》
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吞䌽凤。唐·作者: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白玉堂东遥见后,令人斗薄画杨妃。唐末·作者:韩偓《遥见》
搜新编旧与谁评,自向无声认有声。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叙怀寄高推官》
新竹将谁搉重轻,皎然评里见权衡。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寄吴拾遗》
潇湘曾宿话诗评,荆楚连秋阻野情。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寄朗陵二禅友》
可怜州县祁评事,尽向荷衣老却身。五代·作者:令狐峤《明庆节散后赠左右两街命服僧玄》
篱外黄花香共嗅,案头易传手中评。唐末宋初·作者:郭贽《奉次文爵兄韵》
醴泉少府王评事,秀气神清好奇异。北宋·作者:田锡《赠别琅邪评事兼寄两制旧交》
俗口喧喧利与名,到君风品即难凭。北宋·作者:林逋《留题李休山居》
秋思病弹曾独听,太玄闲写待谁评。北宋·作者:林逋《曹州寄任独复》
廷评官小无馀俸,致仕身闲得尽眠。北宋·作者:刘骘《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一麾通守彤襜贵,九棘评刑赤笔闲。北宋·作者:杨亿《大理黄丞宗旦通判颍州》
梦魂长绕龙门坂,姓字终悬月旦评。北宋·作者:杨亿《寄章徵君》
前古是非为己任,故乡人物与谁评。北宋·作者:杨亿《章徵君见和所寄诗再次本韵酬赠》
尝闻作者善评议,咏雪言白匪精思。北宋·作者:杜衍《聚星堂咏雪赠欧公》

評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評】【酉集上】【言字部】 評;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155第09【廣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 音平。【博雅】平也,議也。【廣韻】平量也。【增韻】品論也。【後漢·許劭傳】劭好覈論鄕黨人物,毎月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魏志·曹植傳】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舊唐書·陸贄傳】互相譏評。【文心雕龍】評者,平理。【新論·正賞篇】評者,所以繩理也。 又官名。【晉書·職官志】廷尉主 法獄訟,屬官有正監評。【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有評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又邑名。【梁書·新羅國傳】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中國之言郡縣也。 又姓,見【姓苑】。 又通作平。【後漢·霍諝傳】前者溫敎許爲平議。【蜀志·費褘傳】論平其是非。 又【玉篇】皮柄切【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 平去聲。平言也。【韓愈·東都遇春詩】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舊遊喜 張,新輩足嘲評。【註】評,音病。 張,乖張。

与評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評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