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字的含义
函字的解释
函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8
- 拼音:hán
- 繁体:函
- 笔画:8
- 部首:凵
函字寓意
【函】函 hán 匣,盒子:石函。剑函。 套子,引申为量词:书函。信一函(信一封)。 信件:函件。公函。来函。 包含,容纳:函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函珠。 铠甲:函人(制甲的人)。
函字解释
【函】[①][hán][《廣韻》胡男切,平覃,匣。][《廣韻》胡讒切,平咸,匣。]亦作“凾1”。亦作“圅1”。“椷2”的被通假字。亦作“肣1”。(1)包含;容纳。(2)铠甲。(3)造甲的人。(4)喻密布周围,形成保卫圈。(5)匣子;封套。(6)用匣子或封套装盛。(7)书信。(8)致函;去信。(9)犹今之涵洞。(10)函谷关的省称。
函字诗词来源
【函】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焚经台》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初唐·作者:宋之问《函谷关》
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唐·作者:苏颋《景龙观送裴士曹》
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十》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盛唐·作者: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凤吹笙曲》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唐·作者: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唐·作者:杜甫《秋兴八首 其五》
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溪梦里山。唐·作者:岑参《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唐·作者:岑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唐·作者:鲍防《杂感》
天宫宝器隋朝物,锁在金函比金骨。中唐·作者:卢纶《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
开函捧之光乃发,阿修罗王掌中月。中唐·作者:卢纶《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
奸雄窃命风尘昏,函谷重关不能守。唐·作者:刘复《长歌行》
春来诗思偏何处,飞过函关入鼎门。中唐·作者:令狐楚《春思寄梦得乐天》
真迹进来依数字,别收锁在玉函中。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十二》
一度出时抛一遍,金条零落满函中。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四十二》
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中唐·作者:韩愈《赠唐衢》
长安雨洗新秋出,极目寒镜开尘函。中唐·作者: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初唐·作者:宋之问《函谷关》
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唐·作者:苏颋《景龙观送裴士曹》
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十》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盛唐·作者: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凤吹笙曲》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唐·作者: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唐·作者:杜甫《秋兴八首 其五》
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溪梦里山。唐·作者:岑参《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唐·作者:岑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唐·作者:鲍防《杂感》
天宫宝器隋朝物,锁在金函比金骨。中唐·作者:卢纶《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
开函捧之光乃发,阿修罗王掌中月。中唐·作者:卢纶《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
奸雄窃命风尘昏,函谷重关不能守。唐·作者:刘复《长歌行》
春来诗思偏何处,飞过函关入鼎门。中唐·作者:令狐楚《春思寄梦得乐天》
真迹进来依数字,别收锁在玉函中。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十二》
一度出时抛一遍,金条零落满函中。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四十二》
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中唐·作者:韩愈《赠唐衢》
长安雨洗新秋出,极目寒镜开尘函。中唐·作者: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函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函】【子集下】【凵字部】 函;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35第16【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胡男切,音含。【說文】舌也,又容也。【禮·曲禮】席閒函丈。又【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函蒙祉福常若期。【註】師古曰:函,包也。又【前漢·班固敘傳】函之如海。【註】讀與含同。【律歷志】太極函三爲一。【禮·樂志】人函隂陽之氣。又【玉篇】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燕非無函也,夫人而能爲函也。又【集韻】戸感切,音頷。【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函。【集韻】或作椷。【前漢·天文志】太白閒可椷劒。【註】謂可容一劒也。又【唐韻】【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 音咸。匱也。又【集韻】或作 ,木名。又或作 。【博雅】介鎧也,通作函。又【玉篇】書也。【晉書·殷浩傳】竟達空函。又姓。【廣韻】漢有豫章太守函熙。又漢複姓。漢末有黃門侍郞函治子覺。又函谷,關名。又通作咸。【周禮·秋官】伊耆氏共杖咸。【註】咸讀爲函,以此藏杖也。又【張有·復古編】圅又作函,亦筆迹小異。別作凾,非。考證:〔【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函業祉福常若期。〕 謹照原文函業改函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