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字的含义
潑字的解释
潑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6
- 拼音:pō
- 繁体:潑
- 笔画:15
- 部首:氵
潑字寓意
【潑】潑 pō 见“泼”。
潑字解释
【潑】[①][pō][《集韻》普活切,入末,滂。]“泼1”的繁体字。(1)将液体向外倾洒,使散开。(2)泛指东西从倾斜或翻倒的容器里泻出。(3)映,映照。参见“潑眼”。(4)烹,煮。(5)满,遍及。参见“潑天”。(6)淹,溺。(7)凶悍,蛮横。(8)有魄力;猛勇。(9)表示厌恶、鄙视之词。犹言卑贱,卑劣,可恶。(10)胡乱地。参见“潑説”。(11)溢,泛。(12)生长旺盛、茁壮有力。(13)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很”。[②][bō]“泼2”的繁体字。(1)见“潑2潑”。(2)量词。同“撥”。相当于“番”。(3)量词。同“撥”。相当于“群”。
潑字诗词来源
【潑】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唐·作者:杜甫《漫成一绝》
东风泼火雨新休,舁尽春泥扫雪沟。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七》
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银泥。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八十》
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䮂䮧嘶。唐·作者:白居易《武丘寺路宴留别诸妓》
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唐·作者:白居易《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题长句》
走笔小诗能和否,泼醅新酒试尝看。唐·作者:白居易《初冬即事呈梦得》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黑潭龙 疾贪吏也》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泼血。中唐·作者:元稹《山枇杷》
我爱君家似洞庭,冲湾泼岸夜波声。唐·作者:方干《赠钱塘湖上唐处士》
泼处便连阴洞黑,添来先向朽枝乾。唐·作者:方干《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
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唐·作者:方干《水墨松石》
几多僧祗因泉在,无限松如泼墨为。五代·作者:贯休《春游凉泉寺》
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唐·作者:皮日休《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
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乞彩笺歌》
一枝两枝初笑风,猩猩血泼低低丛。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石竹花》
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五代·作者:沈彬《秋日》
红霞烂泼猩猩血,阿母瑶池晒仙缬。唐·作者:王毂《红蔷薇歌》
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五代·作者:卢延让《谢杨尚书惠樱桃》
雪化霜融好泼醅,满壶冰冻向春开。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白酒两瓶送崔侍御》
东风泼火雨新休,舁尽春泥扫雪沟。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七》
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银泥。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八十》
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䮂䮧嘶。唐·作者:白居易《武丘寺路宴留别诸妓》
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唐·作者:白居易《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题长句》
走笔小诗能和否,泼醅新酒试尝看。唐·作者:白居易《初冬即事呈梦得》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黑潭龙 疾贪吏也》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泼血。中唐·作者:元稹《山枇杷》
我爱君家似洞庭,冲湾泼岸夜波声。唐·作者:方干《赠钱塘湖上唐处士》
泼处便连阴洞黑,添来先向朽枝乾。唐·作者:方干《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
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唐·作者:方干《水墨松石》
几多僧祗因泉在,无限松如泼墨为。五代·作者:贯休《春游凉泉寺》
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唐·作者:皮日休《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
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乞彩笺歌》
一枝两枝初笑风,猩猩血泼低低丛。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石竹花》
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五代·作者:沈彬《秋日》
红霞烂泼猩猩血,阿母瑶池晒仙缬。唐·作者:王毂《红蔷薇歌》
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五代·作者:卢延让《谢杨尚书惠樱桃》
雪化霜融好泼醅,满壶冰冻向春开。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白酒两瓶送崔侍御》
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潑】【巳集上】【水字部】 潑;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648第34【集韻】【韻會】【正韻】 普活切,音鏺。【玉篇】水漏也。一曰弃水也。 又【李翊·俗呼小錄】雨一番一起爲一潑。 又【孫穆·鷄林類事】高麗方言謂足曰潑。 又【韻補】叶傍各切,音泊。【蘇軾詩】雨霽讀書處,亂翠曉如潑。偏偏貯秋雨,歲歲壞籬落。 【集韻】或省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