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字的含义
步字的解释
步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7
- 拼音:bù
- 繁体:步
- 笔画:7
- 部首:止
步字寓意
【步】步 bù 行走:步兵。步行(x妌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古同“埠”,多用于地名。 姓。
步字解释
【步】[①][bù][《廣韻》薄故切,去暮,並。]亦作“歨1”。(1)步行,用脚走。(2)一次举足为跬,两次举足为步。(3)泛指脚步。(4)以脚步测量远近。(5)指天文、历法方面的测量计算。参见“步天”、“步晷”、“步曆”。(6)踏。(7)追随前人的步子走;跟随。(8)寻觅。(9)用同“埠”。水边停船处。(10)时运,命运。参见“國步”。(11)阶段;境地。(12)古长度单位。历代定制的实际长度不一。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参阅清俞正夑《癸巳存稿·亩制》。(13)指步兵。(14)通“酺”。灾害之神名。《周礼·夏官·校人》:“冬祭馬步,獻馬講馭夫。”郑玄注:“馬步,神爲災害馬者。”贾公彦疏:“步與酺字異音義同。”一说“步”当读如它,马步为习马之道。见孙诒让正义。(15)通“鞴”。参见“步叉”。(16)姓。三国吴有步骘。见《三国志》本传。
步字诗词来源
【步】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披衣出户步东西。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二》
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二》
我虽步行卿乘马,他日相逢卿当下。魏晋·作者:无名氏《越谣歌》
趋步生姿进流芳,鸣弦清歌及三阳。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裳。南齐·作者:王俭《齐白纻辞》
香出衣。步近气逾飞。南梁·作者:刘孝威《赋得香出衣诗》
兰房椒阁夜方开,那知步步香风逐。南梁·作者:萧绎《乌栖曲四首 其四》
岂知洛渚罗尘步,讵减天河秋夕渡。陈朝·作者:顾野王《艳歌行三首 其二》
莫轻小妇狎春风,罗袜也得步河宫。陈朝·作者:江总《姬人怨服散篇》
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夹禅后裙露。隋·作者:无名氏《捉搦歌 其二》
左胁而出不由关。堕地七步杂秽间。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病耳蚊过似走雷,杖行犹怯步难回。隋末唐初·作者:慧净《自皋亭至吴门吊二大护法》
彭泽有田唯种黍,步兵从宦岂论钱?唐初·作者:王绩《解六合丞还》
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七夕赋咏成篇》
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初唐·作者:上官仪《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玉佩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初唐·作者:长孙无忌《新曲二首 其一》
披衣出户步东西。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二》
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西晋·作者:陆机《百年歌十首 其二》
我虽步行卿乘马,他日相逢卿当下。魏晋·作者:无名氏《越谣歌》
趋步生姿进流芳,鸣弦清歌及三阳。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裳。南齐·作者:王俭《齐白纻辞》
香出衣。步近气逾飞。南梁·作者:刘孝威《赋得香出衣诗》
兰房椒阁夜方开,那知步步香风逐。南梁·作者:萧绎《乌栖曲四首 其四》
岂知洛渚罗尘步,讵减天河秋夕渡。陈朝·作者:顾野王《艳歌行三首 其二》
莫轻小妇狎春风,罗袜也得步河宫。陈朝·作者:江总《姬人怨服散篇》
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夹禅后裙露。隋·作者:无名氏《捉搦歌 其二》
左胁而出不由关。堕地七步杂秽间。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病耳蚊过似走雷,杖行犹怯步难回。隋末唐初·作者:慧净《自皋亭至吴门吊二大护法》
彭泽有田唯种黍,步兵从宦岂论钱?唐初·作者:王绩《解六合丞还》
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七夕赋咏成篇》
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初唐·作者:上官仪《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玉佩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初唐·作者:长孙无忌《新曲二首 其一》
步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步】【辰集下】【止字部】 步; 康熙笔画:7; 页码:页574第15【唐韻】【正韻】薄故切【集韻】【韻會】蒲故切, 音捕。【說文】行也。【書·武成】王朝步自周。【傳】步,行也。《正義》曰:《爾雅·釋宮》云: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彼相對爲名耳,散則可以通,故步爲行也。【楚辭·招 】步騎羅些。【註】乗馬爲騎,徒行爲步。 又【小爾雅】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白虎通】人踐三尺法天地人,再舉足步備隂陽也。【周禮·夏官】射人以貍步張三侯。【註】鄭司農云:貍步,謂一舉足爲步,於今爲半步。 又【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禮·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爲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爲步。【正義曰】古者八寸爲尺,周尺八尺爲步,則一步六尺四寸。【史記·秦始皇紀】數以六爲紀,六尺爲步。【註】索隱曰:《管子》《司馬法》皆云六尺爲步,非獨秦制。又王制八尺爲步,今以六尺四寸爲步,步之尺數亦不同。 又輦行曰步。【韻會】世稱輦車曰步輦,謂人荷而行,不駕馬也。 又徐行曰步。【屈原·離騷】步余馬於蘭臯兮。【說苑·建本篇】走者之速,步者之遲。 又促行曰趨,闊行曰步。【莊子·田子方】步亦步,趨亦趨。 又【任昉·述異記】水際謂之步。上虞縣有石駞步,吳中有瓜步,吳江中有魚步、龜步,湘中有靈妃步。按吳楚閒謂浦爲步,語之訛耳。【水經注】贛水逕豫章郡北爲津步,步卽水渚也。【靑箱雜記】嶺南謂村市爲墟,水津爲步。 又【柳宗元·鐵爐步志】江之滸,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韓愈·孔戣墓誌】蕃舶至泊步,有下碇之稅。通作埠。今人呼船儈曰埠頭。埠音如步。 又【爾雅·釋樂】徒擊鼓謂之步。【疏】凡八音備作曰樂。一音獨作不得以樂名也。 又人才特出謂之獨步。【晉書·王坦之傳】江東獨步王文度。 又馬步,謂神爲災害馬者。一曰行神。【周禮·夏官·校人】冬祭馬步。 又人物烖害之神皆曰步。【周禮·夏官·校人疏】 冥之步,人鬼之步是也。又【地官·族師·祭酺註】酺者,爲人物烖害之神。故書酺爲步,蓋步與酺字異而音義同也。 又習馬曰步馬。【左傳·襄二十六年】左師見夫人之步馬者。又牽行也。【禮·曲禮】步路馬必中道。 又行師曰步師。【左傳·僖三十三年】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 又行爵曰步爵。【禮·少儀】未步爵,不嘗羞。 又推歷曰步歷。【左傳·文元年疏】日月轉運於天,猶如人之行步,故推歷謂之步歷。【後漢·楊厚傳】就同郡鄭伯山,受河洛書及天文推步之術。【陸機·演連珠】儀天步晷,而修短可量。 又《律歷》,書名,五星爲五步。見【漢制考】。 又運也,國運曰國步,天運曰天步。【詩·小雅】國步蔑資。【又】天步艱難。 又陟大位曰攺步。【周語】攺玉攺步。 又步驟。【後漢·曹褒傳】三五步驟,優劣殊軌。【註】《孝經鉤命決》曰: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宋均註云:步謂德 道用,日月爲步,時事彌順,日月亦驟,勤思不已,日月乃馳,是優劣也。 又姓。【廣韻】晉有步場,食采於步,後因氏焉。孔子弟子有步叔乗,三國吳丞相步騭。又三字姓。【後魏書】有步六孤氏,後改爲陸氏。又西方步鹿根氏,後改爲步氏。又【北齊書】有步大汗氏。 又百步,溪名。【廣輿記】在台州臨海縣,一呼惡溪。 又千步,香名。【任昉·述異記】南海山出千步香,佩之香聞千步。今海嵎有千步草,是其種也。《雜貢籍》曰:南郡貢千步香。 又步光,劒名,見【越絕書】。 又步搖,婦人首飾名。見【採蘭雜志】。【俗書正訛】从 ,反止也。从少,非。 字仅在步字中使用,日人将步简化为歩,便利步字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