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牢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拼音:láo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牢字寓意

【牢】 láo 养牲畜的圈(ju刵 ):虎。亡羊补(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笼。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 监禁犯人的地方:监。坐。 结实,坚固,固定:固。稳(a.稳妥可靠;b.物体稳定,不摇晃)。记。不可破。

牢字解释

【牢】[①][láo][《廣韻》魯刀切,平豪,來。](1)关养牲畜的栏圈。(2)借指居室。(3)古代祭礼用的牛、羊、豕三牲。三牲各一为一。(4)单指供祭祀用的牛或羊、豕。(5)指飨礼所用牛、羊、豕等。(6)公家发给粮食。参见“直”、“稟”。(7)监狱。(8)囚禁;关。(9)笼,笼络。(10)坚固;固;经久。(11)指坚定;结实。(12)使固;加固。(13)稳当。(14)忧郁貌。(15)犹言讨厌的。(16)中医学术语。指脉。(17)姓。汉有修。见《後汉书·党锢传序》。[②][lóu][《集韻》郎侯切,平侯,來。]削減。[③][lào][《字彙》郎到切]搜刮,索取。

牢字诗词来源

【牢】初时言作虎牢停,更被处置河桥北。东魏·作者:高昂《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作行路难》
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洛阳童谣》
亭亭金骨皆坚牢,郁郁绿身遍绿毛。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天牢六星太尊边,太阳之守四势前。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唐·作者: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唐·作者:杜甫《秋风二首 其一》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唐·作者: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其一》
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中唐·作者:戎昱《客堂秋夕》
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中唐·作者:刘长卿《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秦侍御与大夫有旧》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中唐·作者:武元衡《秋日经潼关感寓》
蹉跎江浦生华发,牢落寒原会素车。中唐·作者:权德舆《哭张十八校书》
天星牢落鸡喔咿,仆夫起餐车载脂。中唐·作者:韩愈《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
车载牲牢瓮舁酒,并召宾客延邹枚。中唐·作者: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中唐·作者:韩愈《赠刘师服》
上天无梯日不顾,牢落归来坛未暮。中唐·作者:韩愈《题西白涧》
质明斋服躬往奠,牢醴丰洁精诚举。唐·作者:裴谞《储潭庙》
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中唐·作者:刘禹锡《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
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唐·作者:白居易《眼病二首 其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唐·作者:白居易《鹦鹉》

牢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牢】【巳集下】【牛字部】 牢; 康熙笔画:7; 页码:页698第01〔古文〕 【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 音勞。【說文】閑養牛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玉篇】牲備也。【詩·大雅】執豕于牢。【周禮·地官】充人掌繫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於牢。【註】牢,閑也。必有閑者,防禽獸觸齧。【管子·輕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馬。 又牛曰太牢,羊曰少牢。【禮·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又【周禮·天官·小宰】牢禮之灋。【註】三牲牛羊豕,具爲一牢。【齊語】環山於有牢。【註】牢,牛羊豕也。言雖山險,皆有牢牧。 又【玉篇】廩食也。【史記·平準書】願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煑鹽,官與牢盆。【註】如淳曰:牢,廩食也。古人名廩爲牢也。盆者,煑鹽盆蘇。林云:牢,價直也。今世人言雇手牢盆。樂彥云:牢乃盆名。【後漢·西羌傳】諸將多盜牢稟。【註】牢,價直也。【應劭傳】多其牢賞。 又【唐韻】堅也,固也。【史記·外戚世家】欲連固根本牢甚。 又【前漢·揚雄傳】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註】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又【馬融·廣成頌】臯牢陵山。【註】臯牢,猶牢籠也。孫卿子曰:臯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也。諸本有作牢柵者,非也。 又【晉書·姚萇載紀】陛下將牢太過耳。【註】將牢,猶俗言把穩。 又【韻會】狴犴曰牢。【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爲之空。 又地名。【左傳·莊二十一年】自虎牢以東。【註】虎牢,河南成臯縣。又【成五年】同盟于蟲牢。【後漢·郡國志】陳留郡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蟲牢。又【史記·秦本紀】伐趙皮牢,拔之。 又山名。【後漢·南蠻哀牢夷傳】其先有婦人,名沙臺,居於牢山。 又姓。【廣韻】孔子弟子,琴牢之後。【後漢·佞幸傳】僕射牢梁。 又【廣韻】蒲牢,海獸名。 又【廣韻】同窂。詳穴部窂字註。 又【廣韻】【類篇】 郞侯切,音樓。【儀禮·士喪禮】握手用 纁,裏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註】牢,讀爲樓。樓爲削約,握之中央,以安手也。【疏】讀從樓者,義取縷斂狹少之意。云削約者,謂削之使約少也。 又【易林】失志懷憂,如坐狴牢。 又音潦。【後漢·董卓傳】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註】言牢周者,皆搜索取之也。一曰牢漉也。二字皆從去聲。今俗有此言。 又【淮南子·本經訓】牢籠天地。【註】牢讀屋霤之霤。楚人謂牢曰霤。考證:〔【左傳】【成五年】同盟于蠱牢。〕 謹照原文蠱牢改蟲牢。

与牢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牢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