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舳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zhú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舳字寓意

【舳】 zhú 〔舻〕a.船尾和船头;b.首尾衔接的大船,如“千里”,“相继”。

舳字解释

【舳】[①][zhú][《廣韻》直六切,入屋,澄。](1)船尾持舵的部位。参见“艫”。(2)指舵。(3)指船。

舳字诗词来源

【舳】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隋·作者:杨广《泛龙舟》
死蛟浮出不复灵,舳舻千里江水清。中唐·作者: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三》
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凿都城引漕渠。南唐·作者:朱存《金陵览古 运渎》
画船椎鼓忽东浮,留幕宾从候舳舻。北宋·作者:夏竦《送修撰杨学士留守南京》
西风不得同归去,红藕花边望舳舻。北宋·作者:夏竦《送苏台守受代归朝》
广陵江口柳疏疏,自领笙歌上舳舻。北宋·作者:夏竦《送人入越》
徘徊瑞羽临旌旆,夭矫飞龙上舳舻。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奉安圣像礼成》
五老闲游倚舳舻,碧梯岚径好程途。北宋·作者:范仲淹《游庐山作》
舳尾东衔鸟羽轻,沧浪馀沫恣沾缨。北宋·作者:宋祁《孙沆从事宰吴兴邑》
我来自楚君自吴,相遇汎波衔舳舻。北宋·作者:梅尧臣《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清明君果渡江至,与君继舳曾无负。北宋·作者:梅尧臣《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北宋·作者:欧阳修《送王学士赴两浙转运》
去年轻舳过巫山,今日羸骖度剑关。北宋·作者:文同《送黄梦得》
舳舻衔尾献天子,流落人间万无一。北宋·作者:刘敞《去年得澄心堂纸甚惜之辄为一轴邀永叔诸君各赋一篇仍各自书藏以为玩故先以七言题其首》
陛戟百重驰道远,舳舻千里峭帆开。北宋·作者:苏颂《观潮三首 其三》
汉武射蛟浮九江,舳舻千里来枞阳。宋·作者:杨杰《潜山行》
江外山川旧游好,击鼓鸣笳联舳舻。北宋·作者:沈辽《奉送安行弟赴博罗守》
安得追攀如素约,舳舻衔尾倚江滨。北宋·作者:韦骧《和见贻》
舳舻幸会舣江干,再别情悰岂易安。北宋·作者:韦骧《京口别叔康》
远谪江湖舳尾衔,到来辛苦向谁谈。北宋·作者:苏辙《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 其三》

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舳】【未集下】【舟字部】 舳;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010第07【唐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韻會】仲六切, 音逐。【說文】舳艫也。漢律名船方長爲舳艫。一曰舟尾。【揚子·方言】船後曰舳。舳,制水也。【註】今江東呼柂爲舳。【前漢·武帝紀】自潯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註】舳,船後持柂處。【郭璞·江賦】舳艫相屬。【註】舳,舟尾也。艫,船頭也。 又【集韻】余救切,音貁。舟首也。【小爾雅】船頭謂之舳。 又直祐切,音胄。義同。

与舳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舳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