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脱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tuō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脱字寓意

【脱】 tuō 离开,落掉:产。发(f )。节。离。落。贫(摆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的字。亦称“夺文”)。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 倘若,或许:有不测。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 姓。

脱字解释

【脱】[①][tuō][《廣韻》徒活切,入末,定。][《廣韻》他括切,入末,透。]“脫1”的新字形。“税2”的被通假字。(1)肉剥皮去骨。(2)离开;摆。(3)逃遁;私走;远离。(4)赦免;解除;开。(5)落,掉下。(6)掉(穿戴的衣帽鞋袜等物),解下。(7)漏;散落;失去。(8)吐出;冒出。(9)免。(10)简易,疏略。(11)病愈;舒适。参见“然”。(12)用胎方法制作出来。亦指逼真地描绘或捏制。(13)将货物等卖出。参见“出”、“手”。(14)全。参见“體”。(15)副词。或者,也许。表示“可能”之意。(16)副词。甚,很。表示程度。(17)连词。假使,万一。表示假设。(18)中医指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证候。[②][tuì][《集韻》吐外切,去泰,透。]“脫2”的新字形。(1)见“2”。(2)同“蜕”。

脱字诗词来源

【脱】寄公席帽权时脱,蚊子之虫惭小形。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十九》
高峰逢人又脱衣,小蛇虽毒不能为。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一》
阴生读书不免痴。不识双凤脱人衣。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时人为阴凤语》
铅汞共成真地气,脱胞方始见灵砂。唐·作者:张果《金虎白龙诗 其三》
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盛唐·作者:李颀《别梁锽》
脱略势利犹埃尘,啸傲时人而已矣。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盛唐·作者: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一沈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盛唐·作者:李颀《杂曲歌辞 缓歌行》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䟃?长被铁。唐·作者:李昂《从军行》
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盛唐·作者:王昌龄《奉赠张荆州》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盛唐·作者:李白《扶风豪士歌》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盛唐·作者:李白《草书歌行》
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盛唐·作者: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盛唐·作者: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作者:杜甫《饮中八仙歌》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唐·作者:杜甫《又观打鱼》
且脱佩剑休裴回,西得诸侯棹锦水。唐·作者: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盛唐·作者:崔颢《江畔老人愁》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唐·作者: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唐·作者: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脱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脱】【未集下】【肉字部】 脫;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985第11【唐韻】【韻會】【正韻】 徒活切,音奪。【說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韻會】一曰壤斷。【增韻】物自解也。【博雅】脫,離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註】剝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又【韻會】免也。【前漢·高五王傳】自以爲不得脫長安。【註】脫,免也。 又略也。【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註】脫,猶疏略也。【後漢·向栩傳】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註】脫易 素。 又【博雅】脫,遺也。【禮·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註】遺,猶脫也。 又過去也。【莊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爲脫焉。【註】脫,過去也。 又除也。【公羊傳·昭十九年】復加一飯,則脫然愈。【註】脫然,疾除貌。 又【韻會】誤也。 又或然之辭。 又草名。【爾雅·釋草】倚商,活脫。【山海經】升山,其草多寇脫。【註】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又鳥名。【博雅】籠脫,鷂也。 又山名。【山海經】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 又龍脫,地名。【史記·樊酈傳】戰龍脫。【註】在易州。 又【廣韻】【集韻】【正韻】他括切【韻會】他活切, 音捝。義同。 又【集韻】欲雪切,音悅。蟲新出,皮悅好貌。司馬彪說。【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化而爲蟲,生於竈下,其狀若脫。【註】脫,新出皮也。 又【集韻】吐外切。與娧同。娧娧,舒遲貌。一曰喜也。【詩·召南】舒而脫脫兮。【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爲也註】又必舒而脫脫焉。【釋文】脫,吐外反。又【淮南子·精神訓】脫然而喜矣。【註】脫,舒也。 又【韻補】叶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乗其如脫。【註】脫,叶徒對反。 又叶音託。【蘇軾·范景仁銘】君實旣來,遁歸於洛。縶而維之,莫之勝脫。

与脱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脱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