菉字的含义
菉字的解释
菉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lù
- 繁体:菉
- 笔画:11
- 部首:艹
菉字寓意
【菉】菉 lù 荩草。 古通“绿”,绿色。 古通“录”,收录。
菉字解释
【菉】[①][lù][《廣韻》力玉切,入燭,來。](1)草名。即荩草。一名“王芻”。一年生细柔草本。高一二尺。叶片卵状披针形,近似竹叶。生草坡或阴湿地。作牧草。茎叶药用,汁液可作黄色染料。(2)通“録”。收录。
菉字诗词来源
【菉】官醅菉豆适初熟,篱菊黄花终未开。北宋·作者:苏辙《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其一》
夜合梢头蘸紫茸,菉葱顶上拆黄封。南宋·作者:范成大《病中绝句八首 其六》
龙眼初如菉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南宋·作者:杨万里《西园晚步二首 其一》
老子老欲耕淮壖,薋菉葹满高下田。南宋·作者:陈造《题高梦锡指牛图》
梅径苔花长菉衣,仙翁跨鹤不曾归。宋末元初·作者:黎廷瑞《东湖诗十首 其二》
种竹千竿密复疏,菉猗深处着蜗庐。宋末元初·作者:方一夔《杂兴 其一》
名节为君描画尽,清吟堪继菉猗诗。宋末元初·作者:方一夔《看笋》
更无花木斗芬华,一径波光照猗菉。元末明初·作者:谢应芳《李明善慈竹轩》
灵修未得一品题,菉葹竟混金光草。元末明初·作者:谢应芳《赠张鍊师》
沙湖岸竹似湘江,泪痕斑尽依依菉。元末明初·作者:谢应芳《寿诸葛节妇》
林间解佩伤薋菉,江上停舟感揭车。元末明初·作者:刘崧《春日萧氏静安堂同诸客赏兰赋长律一首》
只今塞外无菉草,沙碛苦寒愁夜呼。元末明初·作者:刘崧《鸿雁来奉题张嗣宗雁图》
荆榛自上信陵坟,菉竹谁歌武公德。元末明初·作者:谢肃《羊肠坂》
淇园睛菉数千顷,兴来信手风萧飕。明初·作者:王汝玉《题高士谦画竹》
高人结屋枕清流,菉竹森森景更幽。明·作者:杨荣《水竹居》
乔木参天梓木卑,阴连慈竹菉猗猗。明·作者:邓林《送蹇冢宰震器英省亲还南京二首 其一》
留客每同歌菉竹,检书还共诵嘉禾。明·作者:薛瑄《和张都宪咏湖亭波字韵四首 其四》
江南菉竹漫成林,山县鸣琴白昼阴。明·作者:张宁《夏仲昭万竹图为师知县题》
林隅菉竹密如栉,罗绮不到蘼芜侵。明·作者:张宁《陈启阳风雨二竹图 其二》
连年生意殊寥寥,净扫虚庭无寸菉。明·作者:吴宽《种竹》
夜合梢头蘸紫茸,菉葱顶上拆黄封。南宋·作者:范成大《病中绝句八首 其六》
龙眼初如菉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南宋·作者:杨万里《西园晚步二首 其一》
老子老欲耕淮壖,薋菉葹满高下田。南宋·作者:陈造《题高梦锡指牛图》
梅径苔花长菉衣,仙翁跨鹤不曾归。宋末元初·作者:黎廷瑞《东湖诗十首 其二》
种竹千竿密复疏,菉猗深处着蜗庐。宋末元初·作者:方一夔《杂兴 其一》
名节为君描画尽,清吟堪继菉猗诗。宋末元初·作者:方一夔《看笋》
更无花木斗芬华,一径波光照猗菉。元末明初·作者:谢应芳《李明善慈竹轩》
灵修未得一品题,菉葹竟混金光草。元末明初·作者:谢应芳《赠张鍊师》
沙湖岸竹似湘江,泪痕斑尽依依菉。元末明初·作者:谢应芳《寿诸葛节妇》
林间解佩伤薋菉,江上停舟感揭车。元末明初·作者:刘崧《春日萧氏静安堂同诸客赏兰赋长律一首》
只今塞外无菉草,沙碛苦寒愁夜呼。元末明初·作者:刘崧《鸿雁来奉题张嗣宗雁图》
荆榛自上信陵坟,菉竹谁歌武公德。元末明初·作者:谢肃《羊肠坂》
淇园睛菉数千顷,兴来信手风萧飕。明初·作者:王汝玉《题高士谦画竹》
高人结屋枕清流,菉竹森森景更幽。明·作者:杨荣《水竹居》
乔木参天梓木卑,阴连慈竹菉猗猗。明·作者:邓林《送蹇冢宰震器英省亲还南京二首 其一》
留客每同歌菉竹,检书还共诵嘉禾。明·作者:薛瑄《和张都宪咏湖亭波字韵四首 其四》
江南菉竹漫成林,山县鸣琴白昼阴。明·作者:张宁《夏仲昭万竹图为师知县题》
林隅菉竹密如栉,罗绮不到蘼芜侵。明·作者:张宁《陈启阳风雨二竹图 其二》
连年生意殊寥寥,净扫虚庭无寸菉。明·作者:吴宽《种竹》
菉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菉】【申集上】【艸字部】 菉;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037第10【唐韻】力玉切【正韻】盧谷切, 音錄。【爾雅·釋草】菉,王芻。【註】菉,蓐也。今呼鴟脚莎。【疏】卽鹿蓐也。【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謝朓詩】霜剪江南菉。 又通錄。【汲冢周書】堂下之東面,郭叔掌爲天子菉幣焉。【註】菉,錄諸侯之幣也。 通作綠。【詩·小雅】終朝采綠。【疏】綠同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