緅字的含义
緅字的解释
緅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zōu
- 繁体:緅
- 笔画:14
- 部首:糹
緅字寓意
【緅】緅 zōu 黑中带红的颜色:“君子不以绀緅饰。
緅字解释
【緅】[①][zōu][《廣韻》子侯切,平侯,精。][《廣韻》側鳩切,平尤,莊。][《廣韻》子句切,平遇,精。]青赤色。
緅字诗词来源
【緅】没有查到相关诗词
緅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緅】【未集中】【糸字部】 緅;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29第03【廣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 音鄒。【說文·新附字】帛靑赤色也。【博雅】蒼靑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五入爲緅。【註】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則爲緅。今禮俗文作爵,言如爵頭色也。【論語】君子不以紺緅飾。【何晏註】緅者,三年練以緅飾衣。【疏】緅,淺絳色。【淮南子·俶眞訓】以涅染緅,則黑于涅。 又【廣韻】子侯切【集韻】將侯切, 音陬。義同。 又【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義同。 又【集韻】遵須切。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