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綰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wǎn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綰字寓意

【綰】 wǎn 见“绾”。

綰字解释

【綰】[①][wǎn][《廣韻》烏板切,上潸,影。][《廣韻》烏患切,去諫,影。]“绾1”的繁体字。(1)系结。(2)牵;拉住。(3)盘绕成结。(4)控制;掌握。(5)将一物固定在另一物体上。

綰字诗词来源

【綰】父子兄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盛唐·作者:李颀《杂曲歌辞 行路难》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盛唐·作者: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其二》
翻身挂影恣腾蹋,反绾头髻盘旋风。唐·作者:顾况《险竿歌》
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中唐·作者:卢纶《难绾刀子歌》
嫦娥敛发绾云头,玉女舒霞织天面。唐·作者:庄南杰《晓歌》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中唐·作者:刘禹锡《杂曲歌辞 其七 杨柳枝》
金盘解下丛鬟碎,三尺巫云绾朝翠。中唐·作者:张碧《美人梳头》
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唐·作者:李涉《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 其一》
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中唐·作者: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其一 正月》
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中唐·作者:李贺《屏风曲》
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台下绾青丝。唐·作者:张祜《杂曲歌辞 其二 杨柳枝》
髻绾湘云淡淡妆。唐·作者:敦煌曲子《浣溪沙 其二 五陵恳切二首》
青丝髻绾脸边芳。淡红衫子掩酥胸。唐·作者:敦煌曲子《柳青娘 其一 倚阑人二首》
太一元君昨夜过,碧云高髻绾婆娑。唐·作者: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五十》
高绾绿鬟云髻重,平垂罗袖牡丹开。中唐·作者:卢茂钦《无题》
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唐·作者:陈陶《古镜篇》
战回脱剑绾铜鱼,塞雁迎风避隼旟。唐·作者:马戴《赠前蔚州崔使君》
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唐·作者:张乔《寄维扬故人》
青丝高绾石榴裙,肠断当筵酒半醺。唐末·作者:罗虬《比红儿诗 其六》
行绾秾云立暗轩,我来犹爱不成冤。唐末·作者:罗虬《比红儿诗 其五十九》

綰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綰】【未集中】【糸字部】 綰;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27第23【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烏版切,音捾。【說文】惡也,絳也,又絹也。【玉篇】貫也,羂也。【廣韻】繫也。【史記·貨殖傳】東綰穢貉,朝鮮,眞番之利。【註】綰者,統其要津。 又【廣韻】烏患切,音畹。鉤繫也。亦作綄。

与綰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綰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