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字的含义
曉字的解释
曉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6
- 拼音:xiǎo
- 繁体:曉
- 笔画:16
- 部首:日
曉字寓意
【曉】曉 xiǎo 见“晓”。
曉字解释
【曉】[①][xiǎo][《廣韻》馨皛切,上篠,曉。]亦作“皢1”。“晓1”的繁体字。(1)明亮。特指天亮。(2)明白,了解。(3)告知使明白;开导。(4)精通。
曉字诗词来源
【曉】盛阴修夜何难晓,思念纠戾肠摧绕,时节晚莫年齿老。东汉·作者:王逸《琴思楚歌》
漫漫悠悠天未晓,遥遥夜夜听寒更。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露寒台前晓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隋·作者:虞世基《四时白纻歌 长安秋》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唐·作者: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
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初唐·作者:阎立本《巫山高》
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唐初·作者:刘方平《寄严八判官》
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冢千千。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碧山明月徒自晓,黄居闇室不知晨。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初唐·作者:刘希夷《捣衣篇》
晴看石濑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初唐·作者:刘希夷《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初唐·作者:宋之问《明河篇》
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初唐·作者:沈佺期《从幸香山寺应制》
六龙骧首晓骎骎,七圣陪轩集颍阴。初唐·作者:张易之《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初唐·作者:吴少微《相和歌辞 怨歌行》
东沼初阳疑吐出,南山晓翠若浮来。唐·作者:张说《侍宴隆庆池应制》
分班晓入翔鸳阁,直舍旁连浴凤池。唐·作者:张说《句》
鸾凤旌旗拂晓陈,鱼龙角抵大明辰。唐·作者:韦元旦《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初唐·作者:崔湜《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漫漫悠悠天未晓,遥遥夜夜听寒更。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露寒台前晓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隋·作者:虞世基《四时白纻歌 长安秋》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唐·作者: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
可怜欲晓啼猿处,说道巫山是妾家。初唐·作者:阎立本《巫山高》
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唐初·作者:刘方平《寄严八判官》
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冢千千。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碧山明月徒自晓,黄居闇室不知晨。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初唐·作者:刘希夷《捣衣篇》
晴看石濑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初唐·作者:刘希夷《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初唐·作者:宋之问《明河篇》
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初唐·作者:沈佺期《从幸香山寺应制》
六龙骧首晓骎骎,七圣陪轩集颍阴。初唐·作者:张易之《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初唐·作者:吴少微《相和歌辞 怨歌行》
东沼初阳疑吐出,南山晓翠若浮来。唐·作者:张说《侍宴隆庆池应制》
分班晓入翔鸳阁,直舍旁连浴凤池。唐·作者:张说《句》
鸾凤旌旗拂晓陈,鱼龙角抵大明辰。唐·作者:韦元旦《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初唐·作者:崔湜《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曉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曉】【辰集上】【日字部】 曉;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500第17【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 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 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 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 又【揚子·方言】遇也。 又嬴也。 又【博雅】說也。 又快也。 又【玉篇】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