搥字的含义
搥字的解释
搥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chuí
- 繁体:搥
- 笔画:12
- 部首:扌
搥字寓意
【搥】搥 chuí 同“捶”。
搥字解释
【搥】[①][chuí][《字彙》直追切](1)敲击。(2)鼓槌。[②][duī][《廣韻》都回切,平灰,端。]掷。
搥字诗词来源
【搥】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中唐·作者: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阳山鸟路出临武,驿马拒地驱频隤。中唐·作者: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搥折臂。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新丰折臂翁 戒边功也》
搥钟击鼓千军啖,叩角吹螺九姓围。唐·作者:佚名《王昭君变文 其二》
莫惜天机细搥琢,他时终可拟芙蕖。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喜彬上人见访》
牙根舌根水滴寒,珊瑚搥打红琅玕。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赠念法华经僧》
夜郎逐客心胆大,醉欲搥碎醒又休。南宋·作者:郑起《鄂州南楼》
会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搥。北宋·作者:释重显《颂一百则 其八十》
力搥顽石方逢玉,尽拨寒沙始见金。北宋·作者:梅尧臣《较艺和王禹玉内翰》
后有同类挟且搥,次执电镜风囊吹。北宋·作者:梅尧臣《观杨之美画》
西厢四鬼来背挽,双手搥下抵以肩。北宋·作者:梅尧臣《和江邻几学士画鬼拔河篇》
我岂匏瓜常系此,酒舡搥鼓兴犹豪。北宋·作者:张方平《诗二首 其二》
搥鼍铿鲸宴瑶台,红鸦弄翼春徘徊。北宋·作者:文同《野田黄雀行》
穿天入月捉诗句,搥鼓插旗飞酒船。北宋·作者:郑獬《正夫饮遐举家留佳什仆酷爱其金斗玉泉之句辄次高韵》
终约月明搥鼓过,贺公须爱李生狂。北宋·作者:郭祥正《寄吉守李献父二首 其二》
荔子鲥鱼相伴熟,画船搥鼓下灵羊。北宋·作者:郭祥正《雨霁小饮示曾令》
舟摧岸断岂足数,往往霹雳搥蛟龙。北宋·作者:郭祥正《金山行》
欲披锦袍搥鼓过,世无贺老谁相和。北宋·作者:郭祥正《左蠡亭重九夕同东美玩月劝酒》
一搥打透无尽藏,一切珍宝吾皆有。北宋·作者:释道全《偈》
吐舌耳聋师已晓,搥胸祇得哭苍天。北宋·作者:张商英《答平禅师》
阳山鸟路出临武,驿马拒地驱频隤。中唐·作者: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搥折臂。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新丰折臂翁 戒边功也》
搥钟击鼓千军啖,叩角吹螺九姓围。唐·作者:佚名《王昭君变文 其二》
莫惜天机细搥琢,他时终可拟芙蕖。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喜彬上人见访》
牙根舌根水滴寒,珊瑚搥打红琅玕。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赠念法华经僧》
夜郎逐客心胆大,醉欲搥碎醒又休。南宋·作者:郑起《鄂州南楼》
会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搥。北宋·作者:释重显《颂一百则 其八十》
力搥顽石方逢玉,尽拨寒沙始见金。北宋·作者:梅尧臣《较艺和王禹玉内翰》
后有同类挟且搥,次执电镜风囊吹。北宋·作者:梅尧臣《观杨之美画》
西厢四鬼来背挽,双手搥下抵以肩。北宋·作者:梅尧臣《和江邻几学士画鬼拔河篇》
我岂匏瓜常系此,酒舡搥鼓兴犹豪。北宋·作者:张方平《诗二首 其二》
搥鼍铿鲸宴瑶台,红鸦弄翼春徘徊。北宋·作者:文同《野田黄雀行》
穿天入月捉诗句,搥鼓插旗飞酒船。北宋·作者:郑獬《正夫饮遐举家留佳什仆酷爱其金斗玉泉之句辄次高韵》
终约月明搥鼓过,贺公须爱李生狂。北宋·作者:郭祥正《寄吉守李献父二首 其二》
荔子鲥鱼相伴熟,画船搥鼓下灵羊。北宋·作者:郭祥正《雨霁小饮示曾令》
舟摧岸断岂足数,往往霹雳搥蛟龙。北宋·作者:郭祥正《金山行》
欲披锦袍搥鼓过,世无贺老谁相和。北宋·作者:郭祥正《左蠡亭重九夕同东美玩月劝酒》
一搥打透无尽藏,一切珍宝吾皆有。北宋·作者:释道全《偈》
吐舌耳聋师已晓,搥胸祇得哭苍天。北宋·作者:张商英《答平禅师》
搥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搥】【卯集中】【手字部】 搥;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447第19【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都回切,音堆。【廣韻】擿也。【增韻】擲也。【揚子·法言】搥提仁義。或作 。 又【正韻】直追切,音椎。擊也。【唐書·禮樂志】日未明,四刻搥一鼓,爲一嚴。二刻搥二鼓,爲再嚴。一刻搥三鼓,爲三嚴。【韓愈詩】作樂鼓還搥。別作槌。又與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