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蹈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dǎo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蹈字寓意

【蹈】 dǎo 践踏,踩:袭(走别人走过的老路,沿用前人旧例)。节(信守节操)。海(跳到海里自杀)。赴汤火。循规矩。 跳动:舞。手舞足

蹈字解释

【蹈】[①][dǎo][《廣韻》徒到切,去号,定。]亦作“1”。(1)踩,践踏。(2)跳;顿足踏地。(3)踏上;投入。(4)履行;遵循。(5)行走。(6)登上。(7)乘,利用。(8)干犯。(9)变动不定。

蹈字诗词来源

【蹈】手舞足蹈欣泰时,移风易俗王化基。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 其十二 白纻篇大雅》
羽籥低昂文缀已,干戚蹈厉武行初。隋末唐初·作者:褚亮《郊庙歌辞 享先农乐章 舒和》
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唐·作者:张说《杂曲歌辞 其一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手舞足蹈方无已,万年千岁奉薰琴。初唐·作者:李迥秀《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盛唐·作者:李颀《杂曲歌辞 行路难》
肮脏不能就圭组,至今空扬高蹈名。盛唐·作者:李白《荅杜秀才五松见赠》
手援毫,足蹈节,披缣洒墨称丽绝。唐·作者:皎然《奉应颜尚书真卿观玄真子置酒张乐舞破阵画洞庭三山歌》
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唐·作者: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曲水两行排雁齿,斜桥一道蹈龙鳞。唐·作者:傅温《句》
驩心蹈舞歌皇风,愿载讴歌青史中。唐·作者:刘商《金井歌》
玉阶舞蹈谢旌节,生死向前山可穴。中唐·作者:王建《东征行》
相感君臣总泪流,恩深舞蹈不知休。中唐·作者:王建《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 其二》
海北蛮夷来舞蹈,岭南封管送图经。中唐·作者:张籍《送郑尚书赴广州》
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芽满筐。中唐·作者: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圣恩倘忽念行苇,十年践蹈久已劳。中唐·作者:柳宗元《寄韦珩》
鲁连未必蹈沧海,应见麒麟新画图。唐·作者:鲍溶《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阳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
称文既表温柔德,示武须成蹈厉容。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周宗庙乐舞辞 忠顺》
今年收复甘州后,百寮舞蹈贺明君。唐·作者:张文彻《龙泉神剑歌》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唐·作者:李商隐《韩碑》
花亭野客眠云醉,药圃家童蹈月锄。唐末·作者:杜荀鹤《题周繇先辈石门山庄》

蹈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蹈】【酉集中】【足字部】 蹈;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231第03〔古文〕 【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 音導。【說文】踐也。【博雅】履也。【釋名】道也。以足踐之,如道路也。【禮·樂記】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左傳·哀二十一年】使我高蹈。【註】高蹈,猶遠行也。 又與悼同。【詩·小雅】上帝甚蹈。【傳】動也。【箋】蹈讀曰悼。【釋文】蹈,鄭作悼。病也。

与蹈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蹈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