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摄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2
  • 拼音:shè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摄字寓意

【摄】 (攝) shè 拿,吸取:取。像。影。食。 保养:生。重(zh恘g )。珍。 代理:行(x妌g )(代职务)。政(代君主管理国家)。 捕捉:勾。 迫近:“乎大国之间”。 古同“慑”,怕,使害怕。 (攝) niè  ㄋㄧㄝˋ 安静:“天下然,人安其生”。

摄字解释

【摄】[①][shè][《廣韻》書涉切,入葉,書。]亦作“挕1”。“1”的繁体字。(1)提起;牵引。(2)执持。(3)巩固;持久。(4)佐理;辅助。(5)假代;代理。(6)兼职。(7)委派。(8)唐以后谓诏除而非正命为。(9)统率;管辖。(10)夹处。(11)整顿;整饬。(12)缘边。参见“攝服”。(13)捉拿,拘捕。(14)收敛;吸引。(15)保养。(16)谓神灵鬼怪等以法术召人或物。(17)拍照。(18)借贷。(19)音韵学术语。参见“攝音”。(20)见“攝攝”。(21)春秋时齐地名。在今山东省聊城县境内。(22)通“懾”。畏惧;威胁。(23)通“躡”。踩;踏。(24)姓。春秋楚国有叔。见《左传·宣公十二年》。[②][zhé][《集韻》質涉切,入葉,章。]“2”的繁体字。(1)折叠。(2)见“攝2葉”。[③][niè][《廣韻》奴協切,入帖,泥。]“3”的繁体字。安定。[④][shà][《集韻》色甲切,入狎,生。]“4”的繁体字。古代祭祀之位,形似腰扇。参见“屏攝”。

摄字诗词来源

【摄】摄提以之而从纪,玉烛于是而文明。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六》
大角左右摄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二 东方七宿》
帝席三黑河之西,亢池六星近摄提。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三 东方七宿》
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唐·作者:杜甫《冬狩行》
摄得阴阳归掌内,顷刻之间万物生。唐·作者:钟离权《破迷正道歌》
正初天子亲郊礼,诏摄将军领卫兵。中唐·作者:张籍《贺秘书王丞南郊摄将军》
岁朝园寝遣公卿,学省班中亦摄行。中唐·作者:张籍《拜丰陵》
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萝叶。中唐·作者:刘言史《送婆罗门归本国》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唐·作者:白居易《读禅经》
摄念精思引彩霞,焚香虚室对烟花。唐·作者:吴清妻《仙诗五首 其五》
不见圣明亲顾问,如何得摄汉中郎?唐·作者:无名氏《摄中郎将作诗》
刮膜且扬三毒论,摄心徐指二宗禅。唐末·作者:韩偓《访明公大德》
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唐末·作者:郑谷《结绶鄠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
铜马朱眉满四方,总缘居摄乱天常。唐末·作者:周昙《前汉门 又吟》
为诗自可怡情性,服药尝闻助摄调。唐末宋初·作者:宋白《送陈尧叟赴广西漕》
惟愿慈悲垂摄受,證知忏悔及所愿。北宋·作者:释遵式《每日念佛忏悔发愿文》
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北宋·作者:释遵式《大悲观音栴檀像》
曾忝门墙摄齐者,待看孔鲤学闻诗。北宋·作者:杨亿《闻扬州柴给事有弄璋之庆寄诗贺之》
误持军印摄中牙,朔雪添成两鬓华。北宋·作者:宋祁《假节》
处世机牙都不竞,摄生权柄急须操。北宋·作者:富弼《答郑州祖龙图见寄原韵》

摄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摄】【卯集中】【手字部】 攝;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449第08【唐韻】書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 音歙。【說文】引持也。【左傳·成十六年】請攝飮焉。【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使長監於世,故能攝固,不解以久。【前漢·張耳 餘傳】吏嘗以過笞餘,餘欲起,耳攝使受笞。 又收斂也。【詩·大雅】朋友攸攝,攝以威義。【疏】相攝斂而佐助之以威儀之事也。【莊子·胠篋篇】攝緘縢,固扃鐍。【註】攝,猶結也。 又整飭也。【儀禮·士冠禮】再醮攝酒。【疏】更撓攪添益,整頓示新也。【史記·荆軻傳】吾曩者目攝之。【註】怒視以攝整之也。 又總也,兼也,代也。【禮·喪服小記】士不攝大夫。【疏】士喪無主。不敢使大夫兼攝爲主也。又【曾子問】卿大夫士,從攝主,北面于西階南。【註】攝主上卿,代君聽國政。【左傳·成二年】攝官承乏。一曰假也。【禮·檀弓】伯高之喪,冉子攝束帛乗馬而將之。【註】攝猶貸也。 又錄也,追也,捕也。 又讋服也。【前漢·霍去病傳】攝讋者弗取。【註】謂振動失志氣者,則赦也。 又龜名。【爾雅·釋魚】三曰攝龜。 又【唐韻】奴協切【集韻】【韻會】諾協切, 音敜。亦持也。一曰安也,靜謐貌。【前漢·嚴助傳】天下攝然,人安其生。 又【集韻】質涉切,音慴。曲折也。一曰龜名。 又詰叶切,音篋。【爾雅註】攝龜,小龜也,腹甲曲折,能自張閉,江東呼爲陵龜。郭璞說。 又色甲切,音霎。與翣同。【楚語】屛,攝之位。【註】屛,屛風也。攝形如今要扇,皆所以分別尊 ,爲祭祀之位。

与摄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摄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