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韘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shè
  • 繁体:
  • 笔画:18
  • 部首:

韘字寓意

【韘】 shè 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虽则佩,能不我甲。” xiè 古通“渫”,疏浚。

韘字解释

【韘】[①][shè][《廣韻》書涉切,入葉,書。][《廣韻》蘇協切,入帖,心。]亦作“弽1”。(1)古代射箭用具。象骨或晶玉制成,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也称玦、决,俗称扳指。(2)见“”。(3)通“渫”。疏通;疏浚。

韘字诗词来源

【韘】佩韘相从四纪前,鲤庭论契荷忘年。北宋·作者:苏颂《次韵致政华殿丞怀旧见寄》
慨怅秦关旧侪侣,绫袍韘䪓火镰囊。宋·作者:苏籀《旧游一绝》
䌽衣翩翩童丱年,佩觿佩韘庭闱前。元末明初·作者:谢应芳《题赵行素佩韦斋》
愁边返照窥墙榻,梦里惊尘丧韘觿。元末明初·作者:王逢《书无题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 其二》
晓起冲寒行且猎,强箭如雨脱鞴韘。元末明初·作者:王彝《己酉练圻寓舍咏雪》
屈子秉芳留佩韘,左思招隐间重襟。明·作者:杨慎《送韩炅庵应荫北上》
綷䌨不用金错剪,□韘岂与凡葩同。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奉和叶掌院夫子亭下杂花原韵》
金冠玉韘间朱芾,翠羽紫翘横碧枝。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题松下芝萱图》
璁珩觿韘徒横陈,北山之石维四钧。清·作者:李锴《虎子行赠石君东村》
因琢精璆厥贡篚,用成圆韘此闿弴。清·作者:弘历《和阗玉韘》
千秋家法传弧射,手泽犹存韘弆今。清·作者:弘历《恭题皇祖御用韘》
和阗玉韘夥新咏,数典于斯未可捐。清·作者:弘历《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 其八 堪达汉》
希珍未可镂圭用,量质惟应制韘宜。清·作者:弘历《咏绿玉韘》
刻韘钩弦还自笑,择肥命中又何为。清·作者:弘历《题松鹿玉韘》
东坡曾不资砚备,笑我频烦著韘吟。清·作者:弘历《咏观泉玉韘》
角韘木盂相对处,增华踵事祇增惭。清·作者:弘历《题牙刻渔乐图小屏 其四 柳浦归渔》
述古由基韘刻图,穿杨说已辨其诬。清·作者:弘历《题穿杨玉韘》
角韘角韘予所服,卅年一日心手熟。清·作者:弘历《角韘歌》
汉时古玉韘亦有,制窄且椭匪适宜。清·作者:弘历《角韘歌》

韘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韘】【戌集中】【韋字部】 韘;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94第3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失涉切,音攝。【說文】射決也,所以鉤弦。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从韋枼聲。【玉篇】指沓也。【詩·衞風】童子佩韘。【傳】韘,玦也。能射御則帶韘。【箋】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集韻】或作弽。 又【廣韻】蘇協切【集韻】悉協切, 音燮。【廣韻】韘韝,射具。 又【集韻】 韘,帶具。

与韘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韘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韘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