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字的含义
条字的解释
条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1
- 拼音:tiáo
- 繁体:條
- 笔画:7
- 部首:木
条字寓意
【条】条 (條) tiáo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刵 )条儿。金条。铁条。 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 )。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量词。 条 (條) tiāo 挑取:“蚕月条叠”。
条字解释
【条】[①][tiáo][《廣韻》徒聊切,平蕭,定。]亦作“樤1”。“脩4”的被通假字。“条1”的繁体字。(1)木名。山楸。《诗·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條有梅。”毛传:“條,槄。”孔颖达疏:“《釋木》云:'槄,山榎……'郭璞注:'今山楸也。'”一说即柚。(2)细长的树枝。(3)长。(4)泛指长条形之物。(5)直。参见“條長”。(6)条理;次序。(7)到达。(8)治理。(9)条目;条款。(10)指法令、条文。(11)犹言条陈,条奏。(12)逐一登录。(13)编排。(14)列举。(15)见“條遞”。(16)量词。用于计量长形物。(17)量词。用于计量抽象事物。(18)古民族条戎的省称。(19)古地鸣条的省称。(20)指汉条侯周亚夫。(21)姓。汉有條真,后赵有條枚。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十萧》。[②][tāo][《字彙》他刀切]通“絛1”。“条2”的繁体字。[③][tiāo][《集韻》他彫切,平蕭,透。]通“挑2”。“条3”的繁体字。采摘。[④][dí][《字彙》杜歷切]通“滌1”。“条4”的繁体字。见“條4蕩”。
条字诗词来源
【条】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旧邦萧条心伤悲,孤魂翩翩当何依。曹魏·作者:缪袭《魏鼓吹曲十二曲 其五 旧邦》
长条本自堪为带,密叶由来好作帷。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天下忠贞魏少英,天下好交荀伯条。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二 八俊》
木感气兮条叶辞。曹魏·作者:曹植《离友诗三首 其二》
寒光萧条候虫急。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三》
金墉城西合欢树,垂条照彩拂凤楼。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二》
秋风鸣条露垂叶。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四》
翻莺度燕双比翼,杨柳千条共一色。南梁·作者:萧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一》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回首绝望便萧条,悲来雪涕还自抑。东魏·作者:高昂《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作行路难》
河边杨柳百丈枝,别有长条踠地垂。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蔷薇花开百重叶,杨柳拂地数千条。北周·作者:王褒《燕歌行》
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陈朝·作者:江总《梅花落》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作者:无名氏《送别诗》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唐初·作者:刘方平《代春怨》
旧邦萧条心伤悲,孤魂翩翩当何依。曹魏·作者:缪袭《魏鼓吹曲十二曲 其五 旧邦》
长条本自堪为带,密叶由来好作帷。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天下忠贞魏少英,天下好交荀伯条。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二 八俊》
木感气兮条叶辞。曹魏·作者:曹植《离友诗三首 其二》
寒光萧条候虫急。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三》
金墉城西合欢树,垂条照彩拂凤楼。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二》
秋风鸣条露垂叶。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四》
翻莺度燕双比翼,杨柳千条共一色。南梁·作者:萧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一》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回首绝望便萧条,悲来雪涕还自抑。东魏·作者:高昂《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作行路难》
河边杨柳百丈枝,别有长条踠地垂。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蔷薇花开百重叶,杨柳拂地数千条。北周·作者:王褒《燕歌行》
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陈朝·作者:江总《梅花落》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作者:无名氏《送别诗》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唐初·作者:刘方平《代春怨》
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条】【辰集中】【木字部】 條;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13第01【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田聊切, 音迢。或作樤。【說文】小枝也。【徐曰】自枝而出也。【詩·周南】伐其條枚。【傳】枝曰條,榦曰枚。 又長也。【書·禹貢】厥木惟條。 又木名。橘屬。【爾雅·釋木】柚條。【詩·秦風】有條有梅。【埤雅】柚似橙而大于橘。一名條。 又條理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又條然,嘯貌。【詩·王風】中谷有蓷,條其歗矣。 又條達也。【前漢·郊祀歌】聲氣遠條。 又條鬯也。【前漢·律志】隂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 又敎條。【史記·酷吏傳】以興化條。又條奏。【前漢·元帝詔】條奏無有所諱。又條例。【晉書·劉實傳】撰《春秋條例》二十卷。顏師古曰:凡言條者,一一而疏舉之,若木條焉。 又繩也。【禮·雜記】喪冠條屬。 又八風之一。【易緯通卦驗】東北曰條風。 又【博雅】條條,擾亂也。 又鳴條,地名,在河東郡安邑縣。 又國名。漢周勃封條侯。 又姓。【姓苑】晉有冉閔司空條枚。 又【集韻】他彫切,音祧。枝落也。【詩·豳風】蠶月條桑。 又癡宵切。義同。 又與滌通。【周禮·秋官·之屬】條狼氏。【註】徒歷切,音滌。 又叶徒流切,讀若頭。【陸雲·夏府君誄】百行殊揆,君望斯周。栖儀初九,戢翼洪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