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腰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yāo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腰字寓意

【腰】 yāo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板儿。杆子。背。身。肢。围。 东西的中段,中间:半山。 中间狭小像部的地势:土。海。 裤、裙等围在上的部分:裤

腰字解释

【腰】[①][yāo][《廣韻》於霄切,平宵,影。]亦作“1”。(1)身体胯上胁下的部分。(2)肾脏。(3)裤子、裙子等的围部分。(4)指包或衣兜。(5)佩在上。(6)比喻事物的中间部分。(7)特指中间狭小,像部的地势。(8)量词。用于围在上的东西,如裙、裤、带等。(9)姓。

腰字诗词来源

【腰】邺中女子莫千妖。前至三月抱胡腰。魏晋·作者:无名氏《惠帝时洛阳童谣》
我欲上蜀蜀水难。蹋蹀珂头腰环环。魏晋·作者:无名氏《女儿子 其二》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八》
纤腰袅袅不任衣。娇怨独立特为谁。南梁·作者:萧衍《白纻辞二首 其二》
犹忆去时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长。南梁·作者:王筠《行路难》
本持纤腰惑楚宫,暂回舞袖惊吴市。陈朝·作者:江总《新入姬人应令诗》
团扇箧中言不分,纤腰掌上讵胜愁。陈朝·作者:江总《怨诗二首 其二》
时泰民康人物盛。腰鼓铃柈各相竞。隋·作者:无名氏《共戏乐 其二》
长袖翩翩若鸿惊。纤腰袅袅会人情。隋·作者:无名氏《共戏乐 其三》
非关曾入楚王宫,直为相思腰转细。隋末唐初·作者:蔡瑰《夏日闺怨》
燕赵蛾眉旧倾国,楚宫腰细本传名。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初唐·作者:刘希夷《捣衣篇》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初唐·作者:刘希夷《公子行》
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初唐·作者:吴少微《相和歌辞 怨歌行》
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毕赋周在位。初唐·作者:富嘉谟《明冰篇》
乌孙腰间佩两刀,刃可吹毛锦为带。盛唐·作者:李颀《崔五六图屏风各赋一物得乌孙佩刀》
奎,腰细头尖似破鞋。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西方七宿》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盛唐·作者: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武侯腰间印如斗,郎官无事时饮酒。盛唐·作者:高适《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唐·作者:薛令之《草堂吟》

腰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腰】【未集下】【肉字部】 腰;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89第13【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 音要。【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 之形。【徐曰】要爲中關,所以自 持也。【玉篇】骻也。【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又馬名。【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又天下形勢亦稱腰。【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 【玉篇】本作要。【廣韻】或作 。

与腰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腰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