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字的含义
鄢字的解释
鄢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8
- 拼音:yān
- 繁体:鄢
- 笔画:13
- 部首:阝
鄢字寓意
【鄢】鄢 yā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焉陵县一带。 姓。
鄢字解释
【鄢】[①][yān][《廣韻》於乾切,平仙,影。][《廣韻》於幰切,上阮,影。][《廣韻》於建切,去願,影。](1)古国名。妘姓,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为郑武公所灭,后改称鄢陵。(2)古邑名。春秋楚国的别都。在今湖北省宜城县西南。(3)古邑名。春秋莒邑。又名鄢陵。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4)水名。(5)姓。春秋卫国有鄢武子,名肸。见《左传·哀公十六年》。
鄢字诗词来源
【鄢】荆巫夜隔巴西月,鄢郢春连汉上花。唐·作者:许浑《酬绵州于中丞使君见寄》
内使笔锋光案牍,鄢陵诗句满山川。唐·作者:陈陶《赠温州韩使君》
多病无因酬一顾,鄢陵千骑去翩翩。唐·作者:陈陶《送江西周尚书赴滑台》
庄辛正谏谓妖词,兵及鄢陵始悔思。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庄辛》
乐哉朱君鄣灵堤,导鄢及蛮兴众陂。北宋·作者:欧阳修《书宜城修水渠记后奉呈朱寺丞》
鄢蛮之水流不止,襄人思君无时已。北宋·作者:欧阳修《书宜城修水渠记后奉呈朱寺丞》
颍水珠玑来席上,鄢城桃李在人间。北宋·作者:曾巩《赠黄降自宜城赴官许昌》
棱层林表白浮图,古鄢城高客望孤。元·作者:马祖常《鄢陵别南客》
春风有恨愁无极,孤舟梦断鄢城北。元·作者:叶懋《十台怀古 其二 章华台》
鄢陵初喜知公字,长乐终思送我行。元·作者:李好文《挽宋显夫》
多君已享江湖乐,不忘鄢陵处陆时。元·作者:杨弘道《赠仲经》
鄢城弦歌固非左,达以长官无不可。元末明初·作者:王冕《送沙德润之焉城》
三年我作鄢陵客,半载尔为临颍官。元末明初·作者:王翰《简临颍令马文隆》
气吞鄢郢练三千,价陋咸阳城十五。明初·作者:王汝玉《古砖篆文歌》
三处三年逢七夕,鄢陵京索晋河汾。明·作者:薛瑄《七夕三首 其三》
郢北鄢南土脉肥,人家老不识年饥。明·作者:王越《丰乐河》
鄢陵王孙称竹溪,手自栽竹堂东西。明·作者:李梦阳《画竹行》
灵宝鄢陵欣接武,政馀觞咏莫辞频。明·作者:黄佐《怡椿堂次韵赠刘春冈刑侍》
岁当己亥三月初,天子南幸鄢郢都。明·作者:孙宜《皇夫叹》
蓝鄢直视狐兔穴,豺狼未灭令心哀。明·作者:欧大任《大司寇见素林公木兰归客图歌》
内使笔锋光案牍,鄢陵诗句满山川。唐·作者:陈陶《赠温州韩使君》
多病无因酬一顾,鄢陵千骑去翩翩。唐·作者:陈陶《送江西周尚书赴滑台》
庄辛正谏谓妖词,兵及鄢陵始悔思。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庄辛》
乐哉朱君鄣灵堤,导鄢及蛮兴众陂。北宋·作者:欧阳修《书宜城修水渠记后奉呈朱寺丞》
鄢蛮之水流不止,襄人思君无时已。北宋·作者:欧阳修《书宜城修水渠记后奉呈朱寺丞》
颍水珠玑来席上,鄢城桃李在人间。北宋·作者:曾巩《赠黄降自宜城赴官许昌》
棱层林表白浮图,古鄢城高客望孤。元·作者:马祖常《鄢陵别南客》
春风有恨愁无极,孤舟梦断鄢城北。元·作者:叶懋《十台怀古 其二 章华台》
鄢陵初喜知公字,长乐终思送我行。元·作者:李好文《挽宋显夫》
多君已享江湖乐,不忘鄢陵处陆时。元·作者:杨弘道《赠仲经》
鄢城弦歌固非左,达以长官无不可。元末明初·作者:王冕《送沙德润之焉城》
三年我作鄢陵客,半载尔为临颍官。元末明初·作者:王翰《简临颍令马文隆》
气吞鄢郢练三千,价陋咸阳城十五。明初·作者:王汝玉《古砖篆文歌》
三处三年逢七夕,鄢陵京索晋河汾。明·作者:薛瑄《七夕三首 其三》
郢北鄢南土脉肥,人家老不识年饥。明·作者:王越《丰乐河》
鄢陵王孙称竹溪,手自栽竹堂东西。明·作者:李梦阳《画竹行》
灵宝鄢陵欣接武,政馀觞咏莫辞频。明·作者:黄佐《怡椿堂次韵赠刘春冈刑侍》
岁当己亥三月初,天子南幸鄢郢都。明·作者:孙宜《皇夫叹》
蓝鄢直视狐兔穴,豺狼未灭令心哀。明·作者:欧大任《大司寇见素林公木兰归客图歌》
鄢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鄢】【酉集下】【邑字部】 鄢;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277第04【廣韻】【韻會】於乾切【集韻】於虔切【正韻】因肩切, 音焉。【說文】南郡縣名。 又【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 音偃。地名。在鄭。 又【廣韻】【集韻】 於建切,音堰。地名,在楚。 【字彙補】《路史·國名紀》: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陽之宜城也。鄭伯克段于鄢,開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則沂之安陵也。【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漢·地志》作 。【集韻】作傿,非。 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