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瑕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xiá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瑕字寓意

【瑕】 xiá 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或过失:玷。垢。疵。 空隙:隙。衅(漏洞,可乘之隙;亦喻过错)。 古同“霞”。

瑕字解释

【瑕】[①][xiá][《廣韻》胡加切,平麻,匣。](1)赤色玉石。(2)玉上的斑点或裂痕。(3)比喻事物的缺点或人的过失、毛病。(4)指出缺点、毛病。引申为怪罪。(5)裂璺、罅隙。(6)引申为空虚,空子。(7)疑问代词。犹胡,何故。(8)通“霞”。彩云。(9)通“蝦”。(10)姓。春秋时有郑大夫叔盈。见《左传·隐公十一年》。

瑕字诗词来源

【瑕】县以吉静无秽瑕。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盛唐·作者:高适《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唐·作者:杜甫《可叹》
六一缄封须秘密,莫教神室有纤瑕。唐·作者:崔玄真《大还丹口诀》
黄金被烁玉亦瑕,一片飘然污不著。唐·作者:皎然《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缘君爱我疵瑕少,愿窃仁风寄老身。唐·作者:李幼卿《前年春与独孤常州兄花时为别倏已三年矣今莺花又尔睹物增怀因之抒情聊以奉寄》
皎洁无瑕清玉壶,晓乘华幰向天衢。中唐·作者:卢纶《送崔邠拾遗》
金屏成点玉成瑕,昼眠宛转空咨嗟。中唐·作者:卢纶《和赵给事白蝇拂歌》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唐·作者:拾得《诗 其二十九》
意怜光彩固无瑕,义比恩情永相映。唐·作者:长孙佐辅《对镜吟》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中唐·作者: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自嗟孤贱足瑕疵,特见放纵荷宽政。中唐·作者:韩愈《寒食日出游》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中唐·作者:韩愈《郑群赠簟》
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唐·作者:李绅《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瑕疵遣潜说。中唐·作者:元稹《乐府古题序 苦乐相倚曲》
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唐·作者:许浑《别刘秀才》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中唐·作者:薛涛《十离诗 珠离掌》
名圭字玉净无瑕,美誉芳声有数车。唐·作者:李群玉《赠魏三十七》
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唐·作者:方干《送郑端公》
神珠无颣玉无瑕,七叶簪貂汉相家。唐末至五代·作者:殷文圭《赠池州张太守》

瑕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瑕】【午集上】【玉字部】 瑕;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737第18【唐韻】乎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 音遐。【說文】玉小赤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赤瑕駁犖。【註】赤瑕,赤玉也。 又玉玷也。【左傳·宣十五年】瑾瑜匿瑕。【禮·聘義】瑕不揜瑜。【註】瑕,玉之病也。 又過也。【詩·大雅】烈假不瑕。【註】烈,光,假,大,瑕,過也。【左傳·僖七年】予取予求,不汝疵瑕也。【註】不以汝爲罪釁也。 又【博雅】瑕,裂也。 又遠也。【詩·衞風】不瑕有害。【傳】瑕,遠也。【箋】瑕,猶過也。 又【管子·制分篇】故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乗瑕則神。【註】瑕,謂虛脆也。 又【管子·法法篇】令入而不至謂之瑕。【註】相閒曰瑕。 又【字彙補】嚴利之狀。【周禮·冬官考工記】深瑕而澤。 又國名。【左傳·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註】郇瑕,古國名。 又地名。【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軍於瑕以待之。【註】瑕,隨地。【春秋·哀六年】城邾瑕。【大全】邾瑕如魯濟之類,魯有負瑕,故稱邾以別之。【禮·檀弓】公叔文子升于瑕丘。又滋陽,古瑕縣,宋大觀四年,因犯宣聖諱,以西北有嵫山,攺爲嵫陽。 又姓。【左傳】周大夫瑕禽。又複姓。【史記·項羽紀】瑕丘。申陽。【註】文穎曰:姓瑕丘。臣瓚曰:瑕丘,縣名。【五音集韻】漢複姓有瑕呂氏。 又獸名。【史記·司馬相如傳】格瑕蛤。【前漢·書音義】瑕蛤,獸名。 又與遐通。【禮·表記】引《詩·小雅》瑕不謂矣,註瑕之言胡也。 又與霞同。【前漢·揚雄傳】翕靑雲之流瑕。【文選】作霞。 又【五音集韻】古牙切,音嘉。垂瑕,地名。 又古下切,音檟。已也。【詩·大雅】烈假不瑕。鄭康成讀。 又【字彙補】呼加切。與蝦同。【張衡·南都賦】駿瑕委蛇。【註】瑕,蝦通。 又【韻補】叶音舒。【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黃金有疵,白玉有瑕。事有所疾,亦有所徐。 又叶音何。【陸機·文賦】混姸媸而成體,累良質而爲瑕。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而不和。考證:〔又與遐通。【禮·表記】引詩小雅瑕不謂矣,瑕之爲言何也。〕 謹照原文改註瑕之言胡也。

与瑕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瑕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