瑁字的含义
瑁字的解释
瑁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4
- 拼音:mào
- 繁体:瑁
- 笔画:13
- 部首:王
瑁字寓意
【瑁】瑁 mào 〔玳瑁〕见“ 古代帝王所执的玉器,用以覆诸侯的圭。玳”。
瑁字解释
【瑁】[①][mào][《廣韻》莫報切,去号,明。]古代天子所执的瑞玉,用以合诸侯之圭者。因冒其上,故名瑁。[②][mào][《廣韻》莫沃切,入沃,明。][《廣韻》莫佩切,去隊,明。]见“玳瑁”。
瑁字诗词来源
【瑁】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一》
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九》
还君玳瑁金雀钗。不忍见此使心危。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三》
新人新宠住兰堂,翠帐金屏玳瑁床。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文窗玳瑁影婵娟。香帷翡翠出神仙。陈朝·作者:陈叔宝《听筝诗》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初唐·作者: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初唐·作者: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盛唐·作者: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盛唐·作者:李白《对酒》
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盛唐·作者:崔颢《邯郸宫人怨》
醉舞雄王玳瑁床,娇嘶骏马珊瑚柱。唐·作者:韩翃《别李明府》
好客风流玳瑁簪,重檐高幕晓沈沈。中唐·作者:杨巨源《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中唐·作者:权德舆《秋闺月》
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中唐·作者:王建《赠王屋道士赴诏》
装檐玳瑁随风落,傍岸鵁鶄逐暖眠。中唐·作者:王建《故梁国公主池亭》
一茎炯炯琅玕色,数节重重玳瑁文。中唐·作者:刘禹锡《吴兴敬郎中见惠斑竹杖兼示一绝聊以谢之》
玳瑁床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帏。唐·作者:白居易《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
云环独?细蜻蜓,雪手轻柔玳瑁筝。唐·作者:白居易《新艳》
玳瑁筵前翡翠栖,芙蓉池上鸳鸯斗。唐·作者:白居易《劝酒》
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中唐·作者: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 其四》
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九》
还君玳瑁金雀钗。不忍见此使心危。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三》
新人新宠住兰堂,翠帐金屏玳瑁床。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文窗玳瑁影婵娟。香帷翡翠出神仙。陈朝·作者:陈叔宝《听筝诗》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初唐·作者: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初唐·作者: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盛唐·作者: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盛唐·作者:李白《对酒》
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盛唐·作者:崔颢《邯郸宫人怨》
醉舞雄王玳瑁床,娇嘶骏马珊瑚柱。唐·作者:韩翃《别李明府》
好客风流玳瑁簪,重檐高幕晓沈沈。中唐·作者:杨巨源《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中唐·作者:权德舆《秋闺月》
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中唐·作者:王建《赠王屋道士赴诏》
装檐玳瑁随风落,傍岸鵁鶄逐暖眠。中唐·作者:王建《故梁国公主池亭》
一茎炯炯琅玕色,数节重重玳瑁文。中唐·作者:刘禹锡《吴兴敬郎中见惠斑竹杖兼示一绝聊以谢之》
玳瑁床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帏。唐·作者:白居易《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
云环独?细蜻蜓,雪手轻柔玳瑁筝。唐·作者:白居易《新艳》
玳瑁筵前翡翠栖,芙蓉池上鸳鸯斗。唐·作者:白居易《劝酒》
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中唐·作者: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 其四》
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瑁】【午集上】【玉字部】 瑁;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736第15〔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莫報切,音 。【說文】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犂冠。【徐曰】冒,上有物冒之也。犂冠,卽犂鑱也。今字書作犂錧,音義同。【正字通】禮,諸侯卽位,天子賜以命圭,圭上邪銳,瑁方四寸。其下亦邪刻之,闊狹長短如圭頭。諸侯執圭來朝,天子以瑁之刻處,冒彼圭頭,以齊瑞信,猶今之合符然。又通作冒。【周禮·冬官考工記】天子執冒四寸。【註】名玉曰冒,言德能覆蓋天下也。四寸者,以尊接 ,小爲貴也。 又【廣韻】【集韻】 莫代切,音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莫佩切,音妹。瑇瑁,龜屬。身似龜首,尾如鸚鵡,甲有文。【異物志】生南海,大者如籧篨,背上有鱗,鱗大如扇,有文章,將作器,則煮其鱗,如柔皮。應劭曰:雄曰瑇瑁,雌曰觜蠵。【史記·司馬相如傳】瑇瑁鱉黿。【註】似觜觿,甲有文,出南海,可以飾器物。【漢·鐃歌】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又【廣韻】莫沃切【集韻】謨沃切, 音媢。義同。 【韻會】或作蝐。亦作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