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敗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bài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敗字寓意

【敗】 bài 见“败”。

敗字解释

【敗】[①][bài][《廣韻》薄邁切,去夬,並。][《廣韻》補邁切,去夬,幫。]“败1”的繁体字。亦作“贁1”。(1)毁坏。(2)打败。(3)失败;失利。(4)废弃;废黜。(5)腐烂;变质。(6)破烂;破旧。(7)衰落;衰弱。(8)凋残;萎败。(9)消除。参见“火”、“色”。(10)扰乱。(11)害;危害。(12)祸害;祸乱。(13)溃决。(14)败露。(15)过失;弊病。(16)指死亡。(17)谓挥霍,浪费。(18)荒年;年成不好。(19)姓。五代有败崇美。见《万姓统谱·卦韵》。

敗字诗词来源

【敗】五个离珠女上星,败瓜珠上瓠瓜生。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三 北方七宿》
败臼四星城下横,臼西三个离瑜明。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四 北方七宿》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盛唐·作者:王维《老将行》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唐·作者:杜甫《渔阳》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风香。唐·作者:杜甫《寄韩谏议》
乱代飘零余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唐·作者:杜甫《寄柏学士林居》
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唐·作者:钱起《早夏》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中唐·作者:卢殷《悲秋》
始知缚虎如缚鼠,败虏降羌生眼前。中唐·作者: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非故败他却成此,苏张终作多言鬼。中唐·作者:武元衡《行路难》
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唐·作者:庄南杰《雁门太守行》
但看阳燄浮沤水,便觉无常败坏人。唐·作者: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八十四》
自笑老夫筋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唐·作者:拾得《诗 其二十三》
旗下可闻诛败将,阵头多是用降兵。中唐·作者:王建《送魏州李相公》
营被数惊乘势破,将经频败遂生全。中唐·作者:王建《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
今日樽前败饮名,三杯未尽不能倾。中唐·作者:元稹《先醉》
心忆莲池秉烛游,叶残花败尚维舟。唐·作者:许浑《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
鸡鸣丑。败坏之身应不久。唐·作者:敦煌曲子《十二时 其十二 天下传孝十二首》
北风裂地黯边霜,战败桑乾日色黄。唐·作者:曹唐《哭陷边许兵马使》
天生不散自然心,成败从来古与今。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四十八》

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敗】【卯集下】【攴字部】 敗;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471第15〔古文〕贁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簿邁切,音浿。【說文】毀也。【爾雅·釋言】覆也。【釋名】潰也。又壞也。【玉篇】破也。【增韻】損也。又頹也。【易·需卦】敬愼不敗也。【書·大禹謨】反道敗德。 又【左傳·文十年司敗註】 楚名司 爲司敗。【論語】 司敗問,昭公知禮乎。 又【爾雅·釋器】肉謂之敗。【註】臭壞。【論語】魚餒而肉敗。 又【廣韻】補邁切【集韻】北邁切【韻會】【正韻】布怪切, 音拜。破他曰敗。【增韻】凡物不自敗而敗之,則北邁切。物自毀壞,則薄邁切。【詩·召南】勿翦勿敗。【音義】敗,必邁反。 又【左傳·莊十一年】凡師敵未 曰敗,大崩曰敗績。【顏氏家訓】江南學士讀左傳,口相傳述,自爲凡例。軍自敗曰敗,打破人軍曰敗,讀補敗反,諸記傳未見補敗反。徐仙民讀左氏,唯一處有此音。又不言自敗敗人之別,此爲穿鑿耳。 又【韻補】叶蒲昧切。【荀子·賦篇】功立而身廢,事成而家敗。棄其耆老,收其後世。

与敗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敗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