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字的含义
政字的解释
政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8
- 拼音:zhèng
- 繁体:政
- 笔画:9
- 部首:攵
政字寓意
【政】政 zhèng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姓。
政字解释
【政】[①][zhèng][《廣韻》之盛切,去勁,章。](1)政治;政事。(2)政权;权柄。(3)政令;政策。(4)指禁令。(5)政府。(6)谓主持政事。(7)指主持政事的人。(8)做官一任为一政。(9)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10)职务。(11)指处分、惩罚。(12)指作战部署和阵势。(13)指日月五星等。参见“七政”。(14)通“正”。长官;官吏。(15)通“正”。改正;纠正。(16)通“正”。治理。(17)通“正”。正直;公正。(18)通“正”。只;就。(19)通“正”。正好;恰好。(20)通“正”。正当;正在。(21)通“正”。即使;纵然。参见“政復”。(22)姓。[②][zhēng][《集韻》諸盈切,平清,章。]通“征1”。(1)征伐;征讨。(2)赋税。(3)指徭役。
政字诗词来源
【政】农用八政食为元。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九 需雅》
居中负扆寄缨绂,言惭辐凑政无术。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淳风布政常无欲,至道防人能变俗。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五》
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八》
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隋·作者:李衍《过白卫岭和韩昭》
屏欲除奢政返淳。初唐·作者:李治《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馀邑政成何足贵,因君取则四方同。初唐·作者:沈佺期《饯唐永昌》
大明御宇临万方,顾惭内政翊陶唐。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戴王秉义无忘噬,作政行苛何诛夷。初唐·作者:陈元光《风虎》
愿以深心留善政,当令强项谢高名。初唐·作者:李乂《饯唐永昌》
绪言已勖期年政,绮字当生满路光。初唐·作者:刘宪《饯唐永昌》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盛唐·作者:李颀《寄韩鹏》
宫外明堂布政宫,三个灵台候云雨。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盛唐·作者:李白《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阖闾葬日劳人力,嬴政穿来役鬼功。盛唐·作者:李岘《剑池》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唐·作者: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其二》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唐·作者:杜甫《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唐·作者:杜甫《石笋行》
居中负扆寄缨绂,言惭辐凑政无术。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淳风布政常无欲,至道防人能变俗。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五》
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八》
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隋·作者:李衍《过白卫岭和韩昭》
屏欲除奢政返淳。初唐·作者:李治《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馀邑政成何足贵,因君取则四方同。初唐·作者:沈佺期《饯唐永昌》
大明御宇临万方,顾惭内政翊陶唐。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戴王秉义无忘噬,作政行苛何诛夷。初唐·作者:陈元光《风虎》
愿以深心留善政,当令强项谢高名。初唐·作者:李乂《饯唐永昌》
绪言已勖期年政,绮字当生满路光。初唐·作者:刘宪《饯唐永昌》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盛唐·作者:李颀《寄韩鹏》
宫外明堂布政宫,三个灵台候云雨。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盛唐·作者:李白《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阖闾葬日劳人力,嬴政穿来役鬼功。盛唐·作者:李岘《剑池》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唐·作者: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其二》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唐·作者:杜甫《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唐·作者:杜甫《石笋行》
政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政】【卯集下】【攴字部】 政; 康熙笔画:8; 页码:页469第06【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之盛切,音正。【說文】正也。【釋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易·賁卦】君子以明庶政。【書·舜典】以齊七政。【傳】日月五星各異政。又【洪範】農用八政。【疏】食爲八政之首,故以農言之。【周禮·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左傳·桓二年】政以正民。 又【禮·王制】五十不從力政。【註】力政,城道之役也。 又姓。【廣韻】出姓苑。 又【集韻】【韻會】 諸盈切,音征。賦也。通作征。【周禮·地官·均人】掌均地政。【註】政,讀爲征。地政謂地守地職之稅也。 【說文】从攴作政。政字原从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