鉦字的含义
鉦字的解释
鉦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3
- 拼音:zhēng
- 繁体:鉦
- 笔画:13
- 部首:釒
鉦字寓意
【鉦】鉦 zhēng
鉦字解释
【鉦】[①][zhēng][《廣韻》諸盈切,平清,章。]“钲1”的繁体字。(1)一种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柄,击之发声,用铜制成。行军时用以节止步伐。《诗·小雅·采芑》“鉦人伐鼓”毛传:“鉦以静之,鼓以動之。”孔颖达疏:“《説文》云:'鉦,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然則鉦即鐃也。”陈奂传疏:“《詩》言誓師,則鉦即《大司馬》之鐸、鐲、鐃矣……鄭司農注《周禮》亦以鐸、鐲、鐃謂鉦之屬,然則鉦其大名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次和樹表,司鐸授鉦。”薛综注:“鉦鐸,所以爲軍節。”宋彭乘《续墨客挥犀·狄天使能战》:“狄青爲將……令軍中聞鉦一聲則止。”一说钲为一种形似铙、铎的乐器。(2)钟身正面的上部。(3)古乐器。形圆如铜锣,悬而击之。
鉦字诗词来源
【鉦】七德龙韬开玉帐,千里鼍鼓垒金钲。初唐·作者: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其二》
木兰院里双栖鹤,长被金钲聒不眠。唐·作者:皮日休《宿木兰院》
笔阵初临夜正清,击铜遥认小金钲。唐·作者:陆龟蒙《秋夕文宴》
貔虎有威开玉帐,犬戎无战卧金钲。北宋·作者:向敏中《呈知鄜州何士宗》
崆峒之英其人武,气含阴杀乐钲鼓。北宋·作者:张方平《幽蓟行》
铜钲犹是闽王点,银秤才悬汉守更。北宋·作者:程师孟《晚登威武军鼓角楼》
尽日旌旗停曲岸,满潭钲鼓竞飞舟。北宋·作者:蔡襄《寒食西湖》
金钲画角警场开,天子南郊玉辂来。北宋·作者:王圭《宫词 其六十八》
羽林精卒二十万,注听钲鼓观麾旟。北宋·作者:司马光《将军行》
明闻钲鼓催军发,共上高楼看旗旐。北宋·作者:曾巩《代书寄赵宏》
停杯执手聊逡巡,画鼓铜钲莫催客。北宋·作者:郭祥正《峨嵋亭即席再送》
屯门钲铙杂大鼓,舶船接尾天南回。北宋·作者:郭祥正《广州越王台呈蒋帅待制》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北宋·作者: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其一》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北宋·作者: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其二》
龙骧虎步拥旄出,蚁蚁部曲随鸣钲。北宋·作者:李之仪《古东门行》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北宋·作者:苏辙《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击钲卷旆抽行营,北徐府中军吏喜。北宋·作者:苏辙《魏佛狸歌》
有耳不闻鼙与钲,有目不识旗与旌,圣功浩荡不可名。北宋·作者:郑侠《谢太守惠酒》
年年桃花又桃实,不闻刘项鸣钲鼙。北宋·作者:华镇《题桃源图》
风高日落田中至,部队崩腾钲鼓沸。北宋·作者:张耒《寒鸦词》
木兰院里双栖鹤,长被金钲聒不眠。唐·作者:皮日休《宿木兰院》
笔阵初临夜正清,击铜遥认小金钲。唐·作者:陆龟蒙《秋夕文宴》
貔虎有威开玉帐,犬戎无战卧金钲。北宋·作者:向敏中《呈知鄜州何士宗》
崆峒之英其人武,气含阴杀乐钲鼓。北宋·作者:张方平《幽蓟行》
铜钲犹是闽王点,银秤才悬汉守更。北宋·作者:程师孟《晚登威武军鼓角楼》
尽日旌旗停曲岸,满潭钲鼓竞飞舟。北宋·作者:蔡襄《寒食西湖》
金钲画角警场开,天子南郊玉辂来。北宋·作者:王圭《宫词 其六十八》
羽林精卒二十万,注听钲鼓观麾旟。北宋·作者:司马光《将军行》
明闻钲鼓催军发,共上高楼看旗旐。北宋·作者:曾巩《代书寄赵宏》
停杯执手聊逡巡,画鼓铜钲莫催客。北宋·作者:郭祥正《峨嵋亭即席再送》
屯门钲铙杂大鼓,舶船接尾天南回。北宋·作者:郭祥正《广州越王台呈蒋帅待制》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北宋·作者: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其一》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北宋·作者: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其二》
龙骧虎步拥旄出,蚁蚁部曲随鸣钲。北宋·作者:李之仪《古东门行》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北宋·作者:苏辙《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击钲卷旆抽行营,北徐府中军吏喜。北宋·作者:苏辙《魏佛狸歌》
有耳不闻鼙与钲,有目不识旗与旌,圣功浩荡不可名。北宋·作者:郑侠《谢太守惠酒》
年年桃花又桃实,不闻刘项鸣钲鼙。北宋·作者:华镇《题桃源图》
风高日落田中至,部队崩腾钲鼓沸。北宋·作者:张耒《寒鸦词》
鉦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鉦】【戌集上】【金字部】 鉦;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303第03【唐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 音征。【說文】鐃類也。似鈴,柄中上下通。【玉篇】鉦以靜之,鼓以動之。一云鐲也。【詩·小雅】鉦人伐鼓。【濮斗南曰】周禮,鼓人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無鉦名。鐲鐃,通謂之鉦。【蘇軾詩】樹頭初日掛銅鉦。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鍾,鼓上謂之鉦。【註】鼓所擊處,鍾腰之上,居鍾體之正處曰鉦。 又石鼓名。【郡國志】洞庭山宮門東石樓,樓下兩石鼓,扣之聲淸越,世謂之神鉦。【晉·孝武樂章】神鉦一震,九域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