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字的含义
纯字的解释
纯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0
- 拼音:chún
- 繁体:純
- 笔画:7
- 部首:纟
纯字寓意
【纯】纯 (純) chún 专一不杂:纯粹。纯然。单纯。纯金。纯铜。纯正。纯净。纯熟。纯度。 丝:“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大:纯嘏(极大的福分)。 人品的美好:纯朴。纯真。纯厚。纯笃。纯洁。纯稚。
纯字解释
【纯】[①][chún][《廣韻》常倫切,平諄,禪。]“纯1”的繁体字。(1)丝。(2)纯粹;精纯。(3)美;善。(4)大。(5)淳厚;纯笃。(6)皆;全;都。(7)古代博戏之一种。谓扑钱时,头钱全是背面。[②][zhǔn][《廣韻》之尹切,上準,章。]“纯2”的繁体字。(1)镶边;边缘。(2)古代布帛的宽度。[③][tún][《集韻》徒渾切,平魂,定。]“纯3”的繁体字。(1)缠束;包裹。参见“純3束”。(2)计量单位。布帛一段为一纯。[④][quán][《集韻》從緣切,平,從。]“纯4”的繁体字。全;一双。[⑤][zhūn][《集韻》朱倫切,平諄,章。]“纯5”的繁体字。见“純5純”。[⑥][zī][《集韻》莊持切,平之,莊。]“纯6”的繁体字。通“緇1”。黑色丝织物。
纯字诗词来源
【纯】容洁朗兮于纯精。东汉·作者:班固《白雉诗》
夏节纯和天清凉。百草滋殖舒兰芳。曹魏·作者:曹植《艳歌行》
乾坤成列神流通,纯阳附阴生神龙。初唐·作者:陈元光《云龙》
君仁亲尊恩义纯,双全忠孝参乾坤。初唐·作者:陈元光《恩义操 其一》
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唐·作者:杜甫《渼陂行》
十月炼成纯阳体,自然寒暑不来侵。唐·作者:钟离权《破迷正道歌》
夜光玉枕栖凤皇,袷罗当门刺纯线。中唐·作者:李贺《许公子郑姬歌》
纯烧天地阴阳髓,炼取乾坤日月精。唐·作者:无名氏《广成子口诀》
纯抱元和精粹气,陶身万炼总成真。唐·作者:无名氏《中方歌》
认得根源不用忙,三三合九有纯阳。唐·作者:青霞子《龙虎元旨歌 其四》
入室用机擒捉取,一丸丹点体纯阳。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九十一》
澡练纯阳功力在,此心唯有玉皇知。唐末·作者:韩偓《梦仙》
纯烧天地阴阳髓,全炼乾坤日月精。唐末·作者:还阳子《识铅汞歌 其一》
吟坐因思郭景纯,每言穷达似通神。晚唐·作者:孙元晏《晋 郭璞脱襦》
宾主默时纯是妄,君臣道合正中邪。五代·作者:常察《破还乡曲》
混沌凿开鸡子黄,散作纯风如胆苦。五代·作者:徐仲雅《赠齐己》
九转丹成颜愈少,发胜纯漆脸胜桃。后梁至宋初·作者:张铸《道士》
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南唐·作者:朱存《金陵览古 半阳湖》
谆也温纯金玉姿,汪汪可涵千顷陂。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莫辞征骑去迢迢,尽泻纯诚许圣朝。唐末宋初·作者:宋白《送陈尧叟赴广西漕》
夏节纯和天清凉。百草滋殖舒兰芳。曹魏·作者:曹植《艳歌行》
乾坤成列神流通,纯阳附阴生神龙。初唐·作者:陈元光《云龙》
君仁亲尊恩义纯,双全忠孝参乾坤。初唐·作者:陈元光《恩义操 其一》
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唐·作者:杜甫《渼陂行》
十月炼成纯阳体,自然寒暑不来侵。唐·作者:钟离权《破迷正道歌》
夜光玉枕栖凤皇,袷罗当门刺纯线。中唐·作者:李贺《许公子郑姬歌》
纯烧天地阴阳髓,炼取乾坤日月精。唐·作者:无名氏《广成子口诀》
纯抱元和精粹气,陶身万炼总成真。唐·作者:无名氏《中方歌》
认得根源不用忙,三三合九有纯阳。唐·作者:青霞子《龙虎元旨歌 其四》
入室用机擒捉取,一丸丹点体纯阳。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九十一》
澡练纯阳功力在,此心唯有玉皇知。唐末·作者:韩偓《梦仙》
纯烧天地阴阳髓,全炼乾坤日月精。唐末·作者:还阳子《识铅汞歌 其一》
吟坐因思郭景纯,每言穷达似通神。晚唐·作者:孙元晏《晋 郭璞脱襦》
宾主默时纯是妄,君臣道合正中邪。五代·作者:常察《破还乡曲》
混沌凿开鸡子黄,散作纯风如胆苦。五代·作者:徐仲雅《赠齐己》
九转丹成颜愈少,发胜纯漆脸胜桃。后梁至宋初·作者:张铸《道士》
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南唐·作者:朱存《金陵览古 半阳湖》
谆也温纯金玉姿,汪汪可涵千顷陂。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莫辞征骑去迢迢,尽泻纯诚许圣朝。唐末宋初·作者:宋白《送陈尧叟赴广西漕》
纯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纯】【未集中】【糸字部】 純;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944第25〔古文〕 【廣韻】常倫切【集韻】殊倫切, 音淳。【說文】絲也。【論語】今也純儉,吾從衆。【何晏註】純,絲也。絲易成,故從儉。【前漢·王褒傳】難與道純緜之麗密。 又【易·乾卦】純粹,精也。【疏】純粹,不雜。 又【書·酒誥】嗣爾股肱純。【傳】繼汝股肱之敎,爲純一之行。 又【詩·大雅】純嘏爾常矣。【箋】純,大也。 又【詩·周頌】文王之德之純。【箋】純,亦不已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諸侯純九,大夫純五。【註】純,猶皆也。 又【禮·郊特牲】貴純之道也。【註】純,謂中外皆善。 又【左傳·隱元年】潁考叔,純孝也。【註】純,猶篤也。 又【前漢·地理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註】純,精好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里閒九純,純丈五尺。【註】純,量名。 又【集韻】主尹切【韻會】之尹切, 音準。【書·顧命】篾席黼純。【註】白黑雜繒緣之。【儀禮·士冠禮】服纁裳純衣。【註】純衣,緣衣也。又【旣夕】緇純。【註】飾衣曰純。【禮·曲禮】冠衣不純素。【註】純,緣也。 又【集韻】規倫切,音鈞。又朱閏切,音稕。義 同。 又【集韻】徒溫切,音屯。【詩·召南】白茅純束。【傳】純束,猶包之也。【箋】純讀曰屯。【戰國策】錦繡千純。【註】純音屯,束也。 又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執孫蒯于純留。【註】純留,縣名。【釋文】純,《地理志》作屯。 又【集韻】杜本切,音盾。義同。 又【集韻】從緣切,音全。【儀禮·鄕射禮】二算爲純。【註】猶全也。【禮·投壷】二算一純。【疏】二算合爲一全。 又【集韻】莊持切。緇或作純。【周禮·地官·媒氏】純帛無過五兩。【註】純實緇字也。古緇以才爲聲。【禮·祭統】以共純服。【疏】凡言純者,其義有二:一糸旁才是古之緇字,二是糸旁屯是純字。但書文相亂,雖是緇字, 皆作純。鄭氏所註,於絲理可知,於色不明者,卽讀爲緇。【史記·五帝本紀】黃收純衣。【註】索隱曰:純讀曰緇。又【集韻】朱倫切,音諄。諄或作純。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門名。《春秋傳》有純門。考證:〔又朱聞切,音分。〕 謹按朱聞切不得音分,今据集韻改朱閏切,音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