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字的含义
缨字的解释
缨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23
- 拼音:yīng
- 繁体:纓
- 笔画:14
- 部首:纟
缨字寓意
【缨】缨 (纓) yīng 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帽缨子。红缨枪。缨穗。 像缨的东西:萝卜缨子。 带子,绳子:长缨。
缨字解释
【缨】[①][yīng][《廣韻》於盈切,平清,影。]“缨1”的繁体字。(1)系冠的带子。以二组系于冠,结在颔下。(2)彩带,古时女子许嫁时所佩。(3)用以系香囊。(4)用丝或毛等制成的穗状饰物。(5)鸟颈上的毛。(6)套马的革带。驾车用。(7)引申指绳索。(8)通“嬰”。缠绕。(9)通“嬰”。遭受。参见“纓繳”。
缨字诗词来源
【缨】悯予不遘罹百殃,佳人贻我羽葆缨。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南朝宋·作者:谢灵运《燕歌行》
余独何为志无成。忧缘物感泪沾缨。南朝宋·作者:谢惠连《燕歌行》
居中负扆寄缨绂,言惭辐凑政无术。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香缨麝带缝金缕。琼花玉胜缀珠徽。南梁·作者:刘孝威《赋得香出衣诗》
宝冠晃耀圆光列,缨络遍身明皈洁。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唐·作者:张说《灉湖山寺》
商女香车珠结网,天人宝马玉繁缨。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夷犹顿使宦积薄,日暮濯缨心浩然。盛唐·作者:权澈《琵琶泓石壁诗刻》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盛唐·作者:李颀《绝缨歌》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唐·作者:祖咏《望蓟门》
王子仙车下凤台,紫缨金勒驭龙媒。唐·作者:阎德隐《薛王花烛行》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盛唐·作者:李白《少年行》
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盛唐·作者:李白《舞曲歌辞 其三 白纻辞三首》
锦帽红缨紫薄寒,织成团襜钿装鞍。唐·作者:岑参《冀国夫人歌辞七首 其三》
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唐·作者: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䍦。唐·作者: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沧浪之水见心清,楚客辞天泪满缨。唐·作者:钱起《送毕侍御谪居》
阊阖天门宜曙看,为缨作盖拥千官。唐·作者:皎然《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唐·作者:戴叔伦《送秦系》
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南朝宋·作者:谢灵运《燕歌行》
余独何为志无成。忧缘物感泪沾缨。南朝宋·作者:谢惠连《燕歌行》
居中负扆寄缨绂,言惭辐凑政无术。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香缨麝带缝金缕。琼花玉胜缀珠徽。南梁·作者:刘孝威《赋得香出衣诗》
宝冠晃耀圆光列,缨络遍身明皈洁。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唐·作者:张说《灉湖山寺》
商女香车珠结网,天人宝马玉繁缨。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夷犹顿使宦积薄,日暮濯缨心浩然。盛唐·作者:权澈《琵琶泓石壁诗刻》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盛唐·作者:李颀《绝缨歌》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唐·作者:祖咏《望蓟门》
王子仙车下凤台,紫缨金勒驭龙媒。唐·作者:阎德隐《薛王花烛行》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盛唐·作者:李白《少年行》
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盛唐·作者:李白《舞曲歌辞 其三 白纻辞三首》
锦帽红缨紫薄寒,织成团襜钿装鞍。唐·作者:岑参《冀国夫人歌辞七首 其三》
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唐·作者: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䍦。唐·作者: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沧浪之水见心清,楚客辞天泪满缨。唐·作者:钱起《送毕侍御谪居》
阊阖天门宜曙看,为缨作盖拥千官。唐·作者:皎然《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唐·作者:戴叔伦《送秦系》
缨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缨】【未集中】【糸字部】 纓; 康熙笔画:23; 页码:页944第25【廣韻】於盈切【集韻】渠成切, 音嬰。【正韻】於京切,音英。【說文】冠系也。【釋名】纓,頸也,自上而繫於頸也。【禮·曲禮】女子許嫁纓。又【玉藻】 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 又【儀禮·旣夕】薦馬纓三就。【註】今馬鞅。【周禮·春官·巾車】鍚樊纓。【註】纓,當胷,削革爲之也。又【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註】纓在馬膺首如索帬。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義同。考證:〔【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 謹照原文錫改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