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字的含义
营字的解释
营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7
- 拼音:yíng
- 繁体:營
- 笔画:11
- 部首:艹
营字寓意
【营】营 (營) yíng 军队驻扎的地方,借指按编制集体生活的地方:营地。营房。营垒。军营。野营。阵营。步步为营(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喻行动谨慎,防备极严)。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上一级。 筹划,管理,建设:营业。营作。营田。营造。经营。国营。私营。 谋求:营求。营生。营救。营养。钻营。 姓。
营字解释
【营】[①][yíng][《廣韻》余傾切,平清,以。]“营1”的繁体字。(1)环绕而居;四围垒土而居。(2)同“縈”。围绕;缠绕。(3)军营;营寨。(4)扎营。(5)区域;边界。(6)虚,方位。(7)军队编制单位名称。古今不同,今制上属团,下辖连。亦有不属于团的独立营。(8)汉代的地方武装。参见“營長”。(9)建造;制作。(10)经营。(11)掌管。参见“營事”。(12)置办;举办。(13)耕作。(14)需求;谋求。(15)谋虑;思虑。(16)丈量。(17)从东到西的方向。(18)卫护;救助。(19)灵魂。(20)通“”。迷惑。(21)通“瑩”。磨治。参见“營拂”。(22)古州名。古九州之一。在今山东半岛。参见“九州”。(23)古州名。古十二州之一。在今辽宁省一带。见《书·尧典》“肇十有二州”汉郑玄注。(24)古州名。後魏太平真君五年置。治所龙城,即今辽宁省朝阳市。隋唐两代营州治所皆在此。见《魏书·地形志上》。(25)中医学名词。指营气,即人体中饮食水谷化生的精气。(26)姓。后汉有营郃。见《通志·氏族三》引汉应劭《风俗通》。[②][yíng][《集韻》玄扃切,平青,匣。]“营2”的繁体字。辩解。[③][cuō]“营3”的繁体字。
营字诗词来源
【营】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我所思兮在营州,欲往从之路阻修。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不闻入汉去燕营,怨妾愁心百恨生。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武昌城下谁见移,官渡营前那可知。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北周·作者:王褒《燕歌行》
与迎新妇守衢夷。八百伎女营乐身。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初唐·作者: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其二》
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旆遥遥过绝国。初唐·作者: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其二》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初唐·作者: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山川关塞十年征,汗血流离赴月营。初唐·作者:乔知之《羸骏篇》
坐看战壁为平土,近待军营作破羌。初唐·作者:崔融《从军行》
魏母咸亨奉敕文,府兵云众成营屯。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二》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初唐·作者:上官婉儿《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其三》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初唐·作者: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唐·作者:胡皓《大漠行》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盛唐·作者:李颀《相和歌辞 从军行》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唐·作者:祖咏《望蓟门》
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我所思兮在营州,欲往从之路阻修。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不闻入汉去燕营,怨妾愁心百恨生。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武昌城下谁见移,官渡营前那可知。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北周·作者:王褒《燕歌行》
与迎新妇守衢夷。八百伎女营乐身。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初唐·作者: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其二》
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旆遥遥过绝国。初唐·作者: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其二》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初唐·作者: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山川关塞十年征,汗血流离赴月营。初唐·作者:乔知之《羸骏篇》
坐看战壁为平土,近待军营作破羌。初唐·作者:崔融《从军行》
魏母咸亨奉敕文,府兵云众成营屯。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二》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初唐·作者:上官婉儿《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其三》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初唐·作者: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唐·作者:胡皓《大漠行》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盛唐·作者:李颀《相和歌辞 从军行》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唐·作者:祖咏《望蓟门》
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营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营】【巳集中】【火字部】 營;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42第26【唐韻】【集韻】余傾切【韻會】維傾切, 音塋。【說文】市居也。从宮,熒省聲。 又【玉篇】度也。【廣韻】造也。【詩·大雅】經之營之。【箋】營表其位。又【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箋】營治也。【易·繫辭】四營而成易。【疏】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韻會】東西爲經,周迴爲營。 又【詩·小雅】營營靑蠅。【傳】營營,往來貌。【釋文】營說文作謍。小聲也。 又【禮·禮運】營窟。【疏】地高則穴,地下則營壘,其土爲窟。 又【韻會】軍壘曰營。【史記·黃帝紀】以師兵爲營衞。【註】正義曰:環繞軍兵爲營,以自衞轅門,卽其遺象。 又【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註】營, 也。一曰衞也。 又營室,星名。【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又【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註】師古曰: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正音征。 又【後漢·淸河王慶傳】夙夜屏營。【註】屏營,彷徨也。 又【前漢·劉向傳】所以營惑耳目。【註】師古曰:營謂回繞之。又【敘傳】營信巫史。【註】鄧展曰營惑也。 又【廣韻】州名。舜分靑州爲營州。【爾雅·釋地】齊曰營州。【註】自岱東至海。【疏】博物志云:齊有營丘,豈是名乎。【爾雅·釋丘】水出其左營丘。【註】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營陵。【註】或曰營丘。又營道,營浦,皆屬零陵郡。 又營漢侯國。在濟南。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鉤營,地名。【前漢·李陵傳】遮鉤營之道。 又姓。【風俗通】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漢有京兆營郃。 又與熒通。熒惑,星名。亦作營。見熒字註。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辯解也。【莊子·人閒世】口將營之。【郭註】自救解不暇也。 又叶于方切,音王。【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