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捧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pěng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捧字寓意

【捧】 pěng 两手托着: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日。读(敬辞,读别人的文章等)。腹大笑。 量词,用手能的东西:一红枣。 奉承或代人吹嘘:场。吹哏。

捧字解释

【捧】[①][pěng][《廣韻》敷奉切,上腫,敷。]“奉2”的被通假字。(1)两手承托。(2)用以表示敬意。(3)扶拥;簇拥。(4)举起。(5)仰承。(6)侍奉;拥戴。(7)奉承;场。(8)量词。用于双手能起之物。

捧字诗词来源

【捧】首捧朱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初唐·作者: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
足下祥云五色捧,顶上飞仙歌万种。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初唐·作者:沈佺期《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皇情尚忆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剑人。初唐·作者: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微臣捧日变寒灰,远惭班左愧游陪。初唐·作者:李显《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桢干捧明君。唐·作者: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危竿竞捧中街日,戏马争衔上苑花。唐·作者:韦元旦《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是日皇灵知窃幸,群心就捧大明来。唐·作者:苏颋《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圣泽阳和宜宴乐,年年捧日向东城。唐·作者:崔日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来将兰气冲皇泽,去引星文捧碧空。唐·作者:蔡希周《奉和扈从温泉宫承恩赐浴》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唐·作者: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唐·作者: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其一》
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唐·作者: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唐·作者: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一捧一开如见君,药盛五色香氛氲。唐·作者:皎然《荅韦山人隐起龙文药瓢歌》
玉盘捧桃将献君,踟蹰未去留彩云。中唐·作者: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一》
刺船频向剡中回,捧被曾过越人宿。唐·作者:韩翃《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胡儿夹鼓越婢随,行捧玉盘尝荔枝。唐·作者:韩翃《别李明府》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中唐·作者:张继《上清词》

捧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捧】【卯集中】【手字部】 捧;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434第33【唐韻】【韻會】敷唪切【集韻】撫勇切, 豐上聲。兩手承也。又掬也。或作 。 又【集韻】父勇切,縫上聲。承也。與奉同。 又【集韻】符容切,音逢。奉也。與捀同。

与捧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捧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