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紬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chóu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紬字寓意

【紬】 chōu 抽引,理出丝缕的头绪。 缀集:“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chóu 古同“绸”。

紬字解释

【紬】[①][chóu][《廣韻》直由切,平尤,澄。](1)粗绸。用废茧残丝纺织成的织物,如今之绵绸。(2)同“綢”。[②][chōu][《集韻》丑鳩切,平尤,徹。](1)抽引;理出丝缕的头绪。(2)缀缉。

紬字诗词来源

【紬】䌷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唐末至五代·作者:尚颜《赠村公》
事载缇䌷诚可贵,迹寄烟霞愈无累。北宋·作者:查道《送张无梦归天台 其一》
石室䌷书勤亦至,金貂换酒醉何妨。北宋·作者:李宗谔《劝石集贤饮》
如今幸有黄䌷被,努出头来道放衙。北宋·作者:文彦博《初知榆次县题新衙鼓上》
绀油幕见黄金钩,贝玑磊落澄不流。北宋·作者:苏舜钦《九月五日夜出盘门泊于湖间偶成密会坐上书吴黄尉》
土床烟足䌷衾暖,瓦釜泉乾豆粥新。北宋·作者:张载《土床》
区区拖损一䌷袍,行到郊居力已劳。北宋·作者:徐积《重阳日访马存秀才席上寄崔公太守》
使君作䌷远相寄,表似夷锦红欲燃。北宋·作者:沈辽《谢蔚宗木棉》
今君滞留生二毛,饱听衙鼓眠黄䌷。北宋·作者:苏轼《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
诵诗得非子夏学,䌷史正作丘明书。北宋·作者:苏轼《次韵黄鲁直赤目》
夜倾绿蚁风吹竹,昼拥黄䌷雪覆庵。北宋·作者:苏辙《再和三首 其一》
长官亦与人俱起,笑拥黄䌷放早衙。北宋·作者:苏辙《上高息轩起亭二绝 其二》
六世承平有史臣,䌷书东洛布成均。北宋·作者:范祖禹《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
黄䌷病惰谁如我,碧玉寒清自照人。北宋·作者:毛滂《次韵许簿游响潭回》
长官政拥黄䌷被,卧听排衙昼掩门。宋·作者:王庭圭《次韵向文刚三绝 其二》
青山绿水中为县,卧拥黄䌷听打衙。宋·作者:王庭圭《再次韵二绝句 其二》
黄䌷独拥眠方熟,剥啄何须来恼翁。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雨寒连日大风病中作此诗》
懒看乌帽朝诃马,却忆黄䌷昼掩扉。北宋末·作者:周紫芝《仆归自武林蒙舒元相徐美祖诸君皆惠诗乍归老倦未苏姑以二诗为报聊以塞后时之责耳 其一》
花下看谁飞白马,雨中怜我拥黄䌷。北宋末·作者:周紫芝《上巳日雨中熟睡二首 其一》
碧油拥被报政急,桁杨卧壁催科迟。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送李瑞昌》

紬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紬】【未集中】【糸字部】 紬;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19第30【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 音儔。【說文】大絲繒也。【急就篇註】抽引麤繭緒,紡而織之曰紬。 又【集韻】丑鳩切,音抽。【釋名】紬,抽也。絲端出細緒也。 又謂之經。【史記·歷書】紬績日分。【註】紬績者,如女工紬緝之。 又【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金匱石室之書。【註】紬,謂綴集之也。 又【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註】師古曰:紬,讀曰抽。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宋玉·高唐賦】紬大絃而雅聲流。【註】紬,引也。 又【集韻】直祐切,音宙。【博雅】業也。【類篇】 或作紬。 又【集韻】似救切,音岫。【類篇】緒也。

与紬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紬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