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繒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zēng
  • 繁体:
  • 笔画:18
  • 部首:

繒字寓意

【繒】 zēng zèng 均见“缯”。

繒字解释

【繒】[①][zēng][《廣韻》疾陵切,平蒸,從。]“缯1”的繁体字。(1)古代丝织品的总称。(2)帛之厚者。(3)见“綾”。(4)同“罾”。鱼网。(5)通“矰”。参见“繳”。(6)古国名。姒姓,相传为夏禹后裔。春秋时为莒国所灭。汉置缯县,晋以后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见《穀梁传·僖公十四年》、《国语·周语中》及《史记·吴太伯世家》。(7)姓。汉有缯贺。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②][zèng]“缯2”的繁体字。方言。绑,扎。

繒字诗词来源

【繒】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唐·作者:丁仙芝《赠朱中书》
男啼女哭莫我知,身上须缯腹中实。唐·作者:杜甫《狂歌行赠四兄》
沙湾漾水图新粉,绿野荒阡晕色缯。中唐·作者:王建《早登西禅寺阁》
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人。中唐·作者:张籍《酬浙东元尚书见寄绫素》
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唐·作者: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缭绫 念女工之劳也》
铺却双缯直道难,掉首空归不成画。中唐·作者:张碧《题祖山人池上怪石》
不见衔芦避缯缴,空闻落翮困堤塘。唐·作者:佚名《感兴临蕃驯雁》
自从命向红儿去,不欲留心在裂缯。唐末·作者:罗虬《比红儿诗 其二十四》
闲坊宅枕穿宫水,听水分衾盖蜀缯。唐末·作者:李洞《赠曹郎中崇贤所居》
宫中有犬桃花名,绛缯围颈悬金铃。北宋·作者:李至《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
一日一夜悬缯盖,专念往生心不断。北宋·作者:释遵式《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十日十夜持斋戒,悬缯幡盖然香灯。北宋·作者:释遵式《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枉裂霜缯几千尺,红兰终夕露珠啼。北宋·作者:刘筠《无题三首 其二》
织组文缯载旧仪,晨朝丹扆奉天慈。北宋·作者:晏殊《端午词 其二 升王阁》
崔嵬缯阙倚云梯,三叠鸣笳引夕鼙。北宋·作者:宋庠《和中丞晏尚书观上御青城案警场》
火树缯山凤阙前,皇都美景属新年。北宋·作者:宋祁《灯夕在告闻游人甚盛》
宜春苑里报春回,宝胜缯花百种催。北宋·作者:宋祁《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 其十二》
吟咏设写踰画缯,当有味者论淄渑。北宋·作者:蔡襄《送杨渥赴西安主簿》
闻道楚人缯缴细,平沙短草尽藏机。北宋·作者:司马光《归雁》

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繒】【未集中】【糸字部】 繒;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938第25【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慈陵切, 音蹭。【說文】帛也。籀文作緈。【前漢·灌嬰傳】睢陽販繒者也。【註】師古曰:繒者,帛之摠名。 又國名。【穀梁傳·僖十四年】季姬及繒子遇于防。【周語】杞繒由太姒。【註】杞繒二國,姒姓,夏禹之後。 又縣名。【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陵至繒。【註】琅邪繒縣。 又姓。【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繒氏。【前漢·文帝紀】祁侯繒賀爲將軍。 又【集韻】咨騰切,音增。徂棱切,音層。作亙切,音贈。義 同。 又與矰同。【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雁。考證:〔【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 至繒。〕 謹照原文艾 改艾陵。

与繒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繒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