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簞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dān
  • 繁体:
  • 笔画:18
  • 部首:

簞字寓意

【簞】 dān 见“箪”。

簞字解释

【簞】[①][dān][《廣韻》都寒切,平寒,端。]“箪1”的繁体字。(1)古代用来盛饭食的盛器。以竹或苇编成,圆形,有盖。(2)竹或苇编的小箱。(3)瓢类盛器。(4)见“竹”。

簞字诗词来源

【簞】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唐·作者:白居易《过颜处士墓》
笔砚莫抛留压案,箪瓢从陋也销钱。唐·作者:白居易《送刘五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
适我一箪孤客性,问人三十六峰名。唐·作者:徐凝《见少室》
辛勤到老慕箪瓢,于我悠悠竟何有。唐·作者:温庭筠《醉歌》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唐·作者:卢肇《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因知富德不富财,颜氏箪瓢有深意。唐·作者:陆龟蒙《庆封宅古井行》
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唐·作者:路德延《感旧诗》
陋巷箪瓢困有年,是时端木饫腥膻。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颜回》
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唐末·作者: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其四》
祇园閒适乐箪瓢,莫讶烟霞道路遥。后周·作者:释延寿《山居诗 其三》
忘却箪瓢陋巷贫,耽嗜琴书醉歌舞。北宋·作者:田锡《酬陈处士咏雪歌》
雨驱寒藓入衡门,颜子箪瓢近水濆。北宋·作者:赵湘《閒居书事寄逸人平上人》
五鼎减来为异味,一箪添出称闲情。北宋·作者:魏野《谢乔职方惠山菜》
曲槛隔花安笔砚,小窗延月伴箪瓢。宋·作者:李含章《题武陵护戎林亭》
便令剥锦煮荆玉,甘脆不道箪瓢空。北宋·作者:梅尧臣《韩持国再遗洛中斑竹笋》
桂玉擅名将继却,箪瓢乐道且晞颜。北宋·作者:文彦博《赠孙庄秀才》
颜子箪瓢犹自乐,庾郎鲑韭不为贫。北宋·作者:文彦博《近闻有真率会呈提举端明》
陋巷箪瓢世所传,予何人则耻萧然。北宋·作者:邵雍《和登封裴寺丞翰见寄》
一箪鸡黍一瓢酒,谁羡王公食万钱。北宋·作者:邵雍《七日溯洛夜宿延秋庄上》
后房丝竹争相命,穷巷箪瓢亦我期。北宋·作者:韩维《和原甫立春日拜赐归不赴邻几会》

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簞】【未集上】【竹字部】 簞;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899第01【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多艱切, 音單。【說文】笥也。【漢律令】簞,小筐也。【篇海】竹葦器。鄭康成曰:盛飯者,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士冠禮】櫛實于簞。【論語】一簞食。【註】簞,笥也。【廣韻】簞、笥,小篋。 又竹名。【嵆含·草木狀】簞竹,葉疎而大,一節相去五六尺。 又瓢亦曰簞。【揚子·方言】瓥,陳楚宋魏之閒或謂之簞,或謂之 ,或謂之瓢。晉嵇含《南方草木狀》。

与簞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簞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