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繚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liáo
  • 繁体:
  • 笔画:18
  • 部首:

繚字寓意

【繚】 liáo 见“缭”。

繚字解释

【繚】[①][liáo][《廣韻》落蕭切,平蕭,來。][《廣韻》盧鳥切,上篠,來。][《廣韻》力小切,上小,來。]“繆6”的被通假字。“缭1”的繁体字。(1)缠绕;围绕。(2)谓绕道而行。(3)犹绺。(4)祭祀名。参见“祭”。(5)缝纫法之一。用针斜着缝缀。(6)通“撩”。纷乱。参见“亂”。(7)通“撩”。挑动;引逗。

繚字诗词来源

【繚】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唐·作者:张说《邺都引》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馀里。唐·作者:杜甫《沙苑行》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唐·作者: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其四》
远水东流浮落景,缭垣西转失行镳。盛唐·作者:皇甫冉《玄元观送李源李风还奉先华阴》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唐·作者:岑参《火山云歌送别》
觉来还在剡东峰,乡心缭绕愁夜钟。唐·作者:皎然《述梦》
秦川八水长缭绕,汉氏五陵空崔嵬。中唐·作者:韦应物《骊山行》
平明走马绝驰道,呼鹰挟弹通缭垣。中唐·作者:李益《杂曲歌辞 汉宫少年行》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中唐·作者:卢纶《长安春望》
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中唐·作者:权德舆《朝元阁》
书来远自薄寒山,缭绕洮河出古关。中唐·作者:权德舆《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輤车之至倍切悲怀》
岩径初欣缭绕通,溪风转觉芬芳异。中唐·作者:权德舆《桃源篇》
学织缭绫功未多,乱拈机杼错抛梭。唐·作者:织锦人《吟》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中唐·作者: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碧波回屿三山转,丹槛缭郭千艘屯。中唐·作者:沈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中唐·作者:刘禹锡《堤上行三首 其三》
橘洲泛浮金实动,水郭缭绕朱楼骞。中唐·作者: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徵继作》
从风卷舒来何处,缭绕巴山不得去。中唐·作者: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
缭绕追随不迷惑,云间上下同栖息。唐·作者:李绅《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忆西湖双鸂鶒》
缭绕宫墙围禁林,半开阊阖晓沈沈。唐·作者:白居易《中书寓直》

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繚】【未集中】【糸字部】 繚;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939第09【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 音聊。【說文】纏也。【類篇】繞也。【禮·玉藻】再繚四寸。【班固·東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 又祭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繚祭。【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右絕末以祭。【註】繚,猶紾也。 又人名。【前漢·藝文志】尉繚二十九篇。【註】師古曰:尉姓,繚名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淸和郡有繚縣。 又【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 音了。義同。 又【集韻】離昭切,音髎。力照切,音燎。義 同。 又【廣韻】力小切,音燎。【莊子·盜跖篇】繚意絕體而爭。【音義】繚,理也。 又【集韻】爾紹切,音擾。人名。莊子有黃繚。 又【韻補】叶力虯切。【楚辭·招隱士】偃蹇連卷兮枝相繚。【註】繚,紐也。考證:〔【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左絕末以祭。〕 謹照原文左改右。

与繚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繚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