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霧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8
  • 部首:

霧字寓意

【霧】 wù 见“雾”。

霧字解释

【霧】[①][wù][《廣韻》亡遇切,去遇,微。]“雾1”的繁体字。亦作“雺1”。亦作“霚1”。亦作“霿1”。(1)雾气。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点,悬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能使视野模糊不清。(2)雾气极易消失,故亦引申谓消散。(3)云气。(4)比喻轻细之物。(5)喻浓密、盛多。(6)雾状的许多小水滴。(7)通“騖”。飞翔。[②][méng][《集韻》謨蓬切,平東,明。]“雾2”的繁体字。亦作“霿2”。昏暗。

霧字诗词来源

【霧】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徂风飙起盖山陵,氛雾蔽日玉石焚。魏晋·作者:熊甫《别歌》
纤罗雾縠垂羽衣。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一》
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五》
金翠钗环稍不饰。雾縠流黄不能织。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八》
犀枻兰桡翠羽盖,云罗雾縠莲花带。隋·作者:辛德源《东飞伯劳歌》
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两仪殿赋柏梁体》
玉佩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初唐·作者:长孙无忌《新曲二首 其一》
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初唐·作者: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其二》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金阙平明宿雾收,瑶池式宴俯清流。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初唐·作者:王勃《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其一》
嵩岳灵泉摇玉羽,蓬丘仙雾下金衣。初唐·作者:刘希夷《独鹤篇》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初唐·作者:宋之问《登逍遥楼》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初唐·作者:宋之问《龙门应制》
芳郊绿野散春晴,复道离宫烟雾生。初唐·作者: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初唐·作者: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秦商重沓云岩近,河渭萦纡雾壑深。初唐·作者:李乂《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唐·作者:贺知章《采莲曲》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唐·作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霧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霧】【戌集中】【雨字部】 霧;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377第36【廣韻】【韻會】 亡遇切,音務。【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註】言晦冥。【釋名】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廣韻】元命包曰:隂陽亂爲霧。【禮·月令】氛霧冥冥。【玉篇】本作霿。【廣韻】同霚。【集韻】同雺。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又蒙弄切,音幪。又莫鳳切,音夢。義 同。

与霧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霧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