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濮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濮字寓意

【濮】 pú 〔阳〕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姓。

濮字解释

【濮】[①][pú][《廣韻》博木切,入屋,幫。](1)古水名。(2)古地名。(3)我国古族名。最早见于《书·牧誓》,为商周时八个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江汉之南或楚国西南。曾参加周武王伐纣会盟。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与麇人伐楚。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楚为舟师以伐。以后,滇西南亦有人记载。其演变有三说:一说战国以后演变为百越,发展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族;一说百与百越是两个不同的族体,元代以后称蒲人,以后发展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各族;一说前期的百与百越有密切关系,后期的百指孟高棉语族各族。(4)姓。明有英。见《明史》本传。参阅《通志·氏族三》。

濮字诗词来源

【濮】秦州歌儿歌调苦,偏能立唱濮阳女。唐·作者:岑参《醉后戏与赵歌儿》
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晚唐·作者:胡曾《咏史诗 濮水》
圣唐御宇三百祀,濮上桑间宜禁止。唐·作者:王毂《玉树曲》
二十年前在濮阳,宾筵留我共飞觞。北宋·作者:王禹偁《将巡堤堰先寄高邮蒋知军》
曳涂窃企濮水钓,投犗更思东海蹲。北宋·作者:苏颂《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
君诗合作咸韶秘,何尔轻酬郑濮声。北宋·作者:强至《刚叔以雅言题拙稿辄依韵和酬》
谩投香饵试纤鳞,楚使徒来濮水滨。宋·作者:杨杰《钓矶怀古十章 其五 庄周》
乌孙琵琶止四弦,濮上箜篌人不传。北宋·作者:沈辽《戏赠伯泓供备》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北宋·作者: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曹濮于今真乐国,股肱从昔著时贤。北宋·作者:陈师道《寄子开》
临水便同濠濮趣,翛然鱼鸟自亲人。宋·作者:杨时《秋晚偶成二首 其二》
举世欣欣濮上音,丝桐还寄长卿心。北宋·作者:邹浩《再和晦之》
此国非燕南赵北,我琴无濮上桑间。宋·作者:洪炎《公实示閒字韵诗怅然有感次韵奉和三首 其三》
路入广寒人共羡,捷传城濮气争呼。北宋·作者:赵鼎臣《榜出即事戏成》
新诗不减子虚篇,喜意似书城濮捷。北宋·作者:赵鼎臣《再次前韵戏志康》
役夫云翔指千万,北返曹濮南青徐。宋·作者:葛胜仲《刁马河上书事呈提举张圣用》
皇家诜伟固藩垣,濮邸尤为席庆源。北宋·作者:赵佶《宫词 其三十九》
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马帝王州。宋·作者:陈与义《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卜约一丘用韵寄元东》
鸿雁北飞知我意,为传诗句濮阳城。宋·作者:张元干《兰溪舟中寄苏粹中》
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宋·作者:曹勋《用徐谏议韵上谢参政 其一》

濮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濮】【巳集上】【水字部】 濮;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657第10【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博木切,音卜。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濮陽,南入鉅野。【水經】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東至濟隂句縣爲新溝,又東北過廩丘縣爲濮水。 又州名。【廣輿記】屬東昌府,春秋衞成公都此,漢鄄城,隋濮州。 又竹名。【前漢·哀牢夷傳】其竹節相去一尺,名濮竹。 又【孫 ·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鼓曰濮。

与濮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濮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