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璞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璞字寓意

【璞】 pú 未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玉浑金(亦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喻人的天真状态,质朴,淳朴:抱。返归真。

璞字解释

【璞】[①][pú][《廣韻》匹角切,入覺,滂。](1)含玉的石头;未雕琢的玉。(2)指未经磨砺的剑坯。(3)质朴。(4)指干鼠、死鼠。(5)姓。明代有俊。见《万姓统谱》。

璞字诗词来源

【璞】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至宝未为代所奇,韫灵示璞荆山陲。唐·作者:钱起《片玉篇》
卞山幽石产奇璞,荆人至死采不著。唐·作者:皎然《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
美玉自矜频献璞,真金难与细披沙。中唐·作者:韦渠牟《赠窦五判官》
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唐·作者:牟融《寄周韶州》
肯信白圭终在璞,谁怜沧海竟遗珠。唐·作者:牟融《赠殷以道》
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中唐·作者:窦庠《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偃仰峥嵘露头角,鳞甲光辉浑玉璞。中唐·作者:刘禹锡《龙门祷雨歌》
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唐·作者:杜牧《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
刘根丹篆三千字,郭璞青囊两卷书。唐·作者:杜牧《赠朱道灵》
未把彩毫还郭璞,乞留残锦与丘迟。唐·作者:李群玉《寄长沙许侍御》
大哉释梵轮王璞,已矣何人继先觉。五代·作者:贯休《送卢舍人三首 其三》
只应抱璞非良玉,岂得年年不至公。唐·作者:张乔《自诮》
昆璞要疑方卓绝,大鹏须息始开张。晚唐·作者:黄滔《寄同年李侍郎龟正》
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唐末至五代·作者:翁承赞《喜弟承检登科》
云根劈裂雷斧痕,龙泉切璞青皮皴。唐末·作者:李咸用《石版歌》
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唐末·作者:李咸用《送人》
利得昆崙皆璞玉,不须丽水有真金。北宋·作者:赵炅《缘识 其四十三》
郭璞书台古钓湾。北宋·作者:田锡《句 其三》
美璞未成终是宝,精钢宁折不为钩。北宋·作者:王化基《句 其一》

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璞】【午集上】【玉字部】 璞;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742第09【廣韻】【韻會】匹角切【正韻】匹各切, 音樸。【玉篇】玉未治者。【增韻】玉未琢。【韻會】玉素也。【老子·道德經】璞散則爲器。 又姓。【正字通】明璞俊。 又【韻補】叶普木切,音朴。【司馬彪·贈山濤詩】卞和潛幽冥,誰能證奇璞。冀願神龍來,揚光以見燭。【正字通】或曰璞本有朴、僕二音,非叶也。《正韻》收璞入六藥,一屋闕璞,誤。

与璞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璞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