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膜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膜字寓意

【膜】 mó 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肋。耳。黏。苇。 〔拜〕跪在地上高举双手虔诚地行礼。 像的薄皮:牛奶表面结了一层薄

膜字解释

【膜】[①][mó][《廣韻》慕各切,入鐸,明。](1)人或动植物体内的薄皮形组织,具有保护作用。(2)指像一样的东西。(3)比喻细微的间隔。(4)沙漠。[②][mó][《廣韻》莫胡切,平模,明。]见“2拜”。

膜字诗词来源

【膜】逢迎侯伯转觉贵,膜拜佛像心加尊。中唐·作者:唐扶《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唐·作者:李商隐《石榴》
刮膜且扬三毒论,摄心徐指二宗禅。唐末·作者:韩偓《访明公大德》
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荔枝二首 其一》
贤守相逢膜拜后,都人争劝施珠玑。北宋·作者:杨亿《送僧之棣州谒王工部》
宫衮裁诗褒意厚,昏瞳刮膜喜重开。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宫保庞丞相见贶之作》
摐金广乐迷魂寤,蔽月飞云病膜开。北宋·作者:宋祁《中山公损疾二首 其一》
宝扉膜拜青莲相,石案傍行白氎纹。北宋·作者:苏绅《惠山寺并简窦公》
斜封一幅竹膜纸,上有文字十七行。北宋·作者:梅尧臣《得王介甫常州书》
岂如秋风劲利剧刀剑,刮破天膜清光开。北宋·作者:苏舜钦《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
病膜谁将宝篦刮,痒背恰得仙人抓。北宋·作者: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山椒亭榭适徘徊,病膜烦襟斗顿开。宋·作者:石象之《东掖四绝句 其三 隔尘亭》
还如甘露醒心昏,更似神篦除眼膜。北宋·作者:王益柔《奉答尧夫先生金雀石砚诗》
要当乘兴过君所,刮膜一使头风痊。北宋·作者:刘攽《和江邻几梅圣俞同蔡学士观宋家书画》
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北宋·作者:苏轼《次韵答子由》
万法都明一瞬中,可怜情膜久相蒙。北宋·作者:朱长文《彦和善谈性理子文继成偈句见要属和谨次韵》
金篦刮膜会有时,汤熨取快术诚短。北宋·作者:黄庭坚《次韵元实病目》
万里惊波逢宝筏,百年病膜快金篦。北宋·作者:李复《园中独坐》
破卵剥膜肌理滑,削玉作版光气熏。北宋·作者:陈师道《酬颜生惠茶库纸》
收光牛背看屋壁,更不刮膜烦金鎞。北宋·作者:晁补之《赠王顺之歌》

膜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膜】【未集下】【肉字部】 膜;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993第01【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 音莫。【說文】肉閒脉膜也。【廣韻】肉膜。【釋名】膜,幕也,幕絡一體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博雅】 膜也。 又撫也。【揚子·方言】膜,撫也。【註】謂撫順也。 又【廣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晡切, 音糢。【廣韻】膜,拜也。【穆天子傳】膜拜而受。【註】長跪拜也。

与膜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膜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