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字的含义
珩字的解释
珩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1
- 拼音:háng
- 繁体:珩
- 笔画:10
- 部首:王
珩字寓意
【珩】珩 héng 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磬。
珩字解释
【珩】[①][héng][《廣韻》户庚切,平庚,匣。](1)佩上的横玉。亦泛指佩玉。(2)通“衡”。古代的冠饰。即固定冠冕于发髻上的横簪。
珩字诗词来源
【珩】又闻珩璧之独照,不见掌上之明珠。南梁·作者:吴均《歌》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唐·作者:杜甫《寄裴施州》
亲蚕礼毕无馀事,夙佩珩璜奉紫宸。北宋·作者:夏竦《皇后阁端午帖子 其二》
归来想像入秀句,刻缀玉佩锵珩牙。北宋·作者:韩维《答范景仁叹花花在相国寺近舞场》
解我葱珩脱孟劳,暮年甘与子同袍。北宋·作者:王安石《次俞秀老韵》
曲涧低泉左右鸣,步虚宫殿响琚珩。北宋·作者:孔武仲《杂题二首 其二》
报之琼玖如投李,遗以珩璜恍弋凫。北宋·作者:陆佃《答毅夫遗橘株之什三首 其一》
一一潇洒杂佩珩,高谈终日佛老庄。北宋·作者:刘弇《赠贾仲武》
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玱珩。宋·作者:晁说之《比日风雨甚异山下人云此六月龙会时也中顶有会龙洞予尝游焉赋诗记其事今感之有作寄赵德鳞》
步趋宕跌忘佩珩,宫徵嘈杂停韶英。宋·作者:王安中《大风》
风姿矫矫华省郎,珩璜结佩鸣水苍。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次韵庭藻再赋天申节锡燕书事》
圣主中扃日湛然,白珩不重只尊贤。宋·作者:史浩《童丱须知 其一 玩好八篇》
韵语联翩到浚旌,楚珩非重夜光轻。南宋·作者:陈造《再次韵四首 其四》
楚珩赵璧希代宝,丹地紫阁五云深。南宋·作者:陈造《再次前韵呈林郎中五首 其三》
行应珩璜女子师,荐修蘋藻大夫妻。南宋·作者:魏了翁《杨夫人挽诗》
牙签大册忽在眼,荒苔茅屋森珩璜。南宋·作者:方岳《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
坐茅心涣俨不听,从天飞下苍葱珩。宋末元初·作者:许月卿《除月二十三日夜梦》
吴巨老仙今寂寞,行人还解识珩璜。南宋·作者:乐雷发《题豫章宋德父游湘诗卷》
既不画此背嵬军阵形,国容貂蝉佩葱珩,军容金甲马朱缨。宋末元初·作者:方回《韩蕲王湖上骑驴图为王孙叶叶赋》
高风特达圭璧璋,如心博雅珩琮璜。宋末元初·作者:刘将孙《寄郑义山》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唐·作者:杜甫《寄裴施州》
亲蚕礼毕无馀事,夙佩珩璜奉紫宸。北宋·作者:夏竦《皇后阁端午帖子 其二》
归来想像入秀句,刻缀玉佩锵珩牙。北宋·作者:韩维《答范景仁叹花花在相国寺近舞场》
解我葱珩脱孟劳,暮年甘与子同袍。北宋·作者:王安石《次俞秀老韵》
曲涧低泉左右鸣,步虚宫殿响琚珩。北宋·作者:孔武仲《杂题二首 其二》
报之琼玖如投李,遗以珩璜恍弋凫。北宋·作者:陆佃《答毅夫遗橘株之什三首 其一》
一一潇洒杂佩珩,高谈终日佛老庄。北宋·作者:刘弇《赠贾仲武》
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玱珩。宋·作者:晁说之《比日风雨甚异山下人云此六月龙会时也中顶有会龙洞予尝游焉赋诗记其事今感之有作寄赵德鳞》
步趋宕跌忘佩珩,宫徵嘈杂停韶英。宋·作者:王安中《大风》
风姿矫矫华省郎,珩璜结佩鸣水苍。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次韵庭藻再赋天申节锡燕书事》
圣主中扃日湛然,白珩不重只尊贤。宋·作者:史浩《童丱须知 其一 玩好八篇》
韵语联翩到浚旌,楚珩非重夜光轻。南宋·作者:陈造《再次韵四首 其四》
楚珩赵璧希代宝,丹地紫阁五云深。南宋·作者:陈造《再次前韵呈林郎中五首 其三》
行应珩璜女子师,荐修蘋藻大夫妻。南宋·作者:魏了翁《杨夫人挽诗》
牙签大册忽在眼,荒苔茅屋森珩璜。南宋·作者:方岳《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
坐茅心涣俨不听,从天飞下苍葱珩。宋末元初·作者:许月卿《除月二十三日夜梦》
吴巨老仙今寂寞,行人还解识珩璜。南宋·作者:乐雷发《题豫章宋德父游湘诗卷》
既不画此背嵬军阵形,国容貂蝉佩葱珩,军容金甲马朱缨。宋末元初·作者:方回《韩蕲王湖上骑驴图为王孙叶叶赋》
高风特达圭璧璋,如心博雅珩琮璜。宋末元初·作者:刘将孙《寄郑义山》
珩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珩】【午集上】【玉字部】 珩;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731第14【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 音行。【說文】佩上玉也,所以節行止也。【正韻】佩上珩下璜。【詩·鄭風·雜佩以贈之傳】雜佩,珩璜琚瑀衝牙之類。【釋文】珩佩,上玉也。 又通作衡。【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註】衡佩,玉之衡也。 又【張衡·東京賦】珩紞紘綎。【註】音行。杜預曰:珩維持冠者。 又人名。【陸機·辨亡論】奉使則趙咨沈珩。 又【韻補】叶寒剛切,音杭。【張衡·思 賦】辮貞亮以爲鞶兮,雜技藝以爲珩。昭綵藻與琱琢兮,璜深遠而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