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拍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pāi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拍字寓意

【拍】 pāi 用手掌打:击。掌。抚。案叫绝。 浪涛冲击:岸。 打东西的用具: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 乐曲的节奏:节。 摄影:摄。照。片子。 发出:发。电报。 阿谀,巴结:马屁。吹吹

拍字解释

【拍】[①][pāi][《廣韻》普伯切,入陌,滂。]“皛2”的被通假字。(1)用手掌打。(2)击;搏击。(3)用于击的器具。(4)古兵器名。即竿。(5)亲昵;奉承。(6)充满。(7)掰。(8)乐曲的篇章单位。犹首。(9)指乐曲的子。(10)指古乐器的板。(11)吟咏。(12)说。(13)发。(14)摄。(15)象声词。物体撞击、弹射、迸发或落地的声音。[②][bó][《集韻》伯各切,入鐸,幫。]同“髆1”。肩胛。

拍字诗词来源

【拍】灰飞葭管阳初复,拍落梅花歌示残。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七》
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唐·作者:张说《杂曲歌辞 其二 苏摩遮》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唐·作者:张纮《杂曲歌辞 行路难》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盛唐·作者: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盛唐·作者:李白《杂歌谣辞 襄阳歌》
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织女嫁牵牛。唐·作者:顾况《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唐·作者:顾况《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人间妻子见不识,拍云挥手升天行。唐·作者:顾况《曲龙山歌 其一》
第一第二拍,泪尽蛾眉没蕃客。中唐·作者:戎昱《听杜山人弹胡笳》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中唐·作者:李端《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
早角树头悬拍板,葫芦架上钓茶锤。唐·作者:张杰《句》
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唐·作者:拾得《诗 其二十四》
仙人拍手雪成团,黄花欲入紫河难。唐·作者:陶埴《还金歌》
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中唐·作者:王建《霓裳词十首 其五》
闻有马蹄生拍树,路人来去向南看。中唐·作者:王建《华岳庙二首 其一》
好是主人无事日,应持小酒按新歌。中唐·作者:王建《江楼对雨寄杜书记》
新调白马怕鞭声,供奉骑来绕殿行。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十四》
整顿衣裳皆著却,舞头当拍第三声。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二十八》
再三博士留残拍,索向宣徽作彻章。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二》
忽觉管弦偷破拍,急翻罗袖不教知。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三》

拍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拍】【卯集中】【手字部】 拍; 康熙笔画:9; 页码:页425第07【廣韻】【正韻】普百切【集韻】【韻會】匹陌切, 音魄。【說文】本作 。拊也。【釋名】搏也。以手搏其上也。【唐書·曹確傳】優人李可及,能新聲自度曲,少年爭慕之,號爲拍彈。【 晹樂書】九部樂有拍板,韓文公目爲樂句。【琴集】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 蔡琰作。 又拍張,手搏捽,胡之戲也。【南史·王敬則傳】善拍張,宋帝使跳刀,接無不中,仍撫髀拍張。 又【集韻】莫白切,音陌。擊也。亦與 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 伯各切,音博。與胉膊 同。【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其實豚拍。【註】鄭杜皆以拍爲膊,謂脅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閒名豚脅,聲如鍛鎛。

与拍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拍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