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渴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渴字寓意

【渴】 kě 口干想喝水:口。解。 喻迫切地:望。盼。慕。求。

渴字解释

【渴】[①][kě][《廣韻》苦曷切,入曷,溪。]亦作“渇1”。(1)口干想喝水。(2)急切。(3)病名。即消病。[②][jié][《廣韻》渠列切,入薛,羣。]“竭1”的古字。水干涸;尽。[③][hé][《字彙補》何葛切]方言。水反流。

渴字诗词来源

【渴】苦时潜德来奋踪,群生渴想心忡忡。初唐·作者:陈元光《云龙》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唐·作者: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其二》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唐·作者:杜甫《示獠奴阿段》
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抵触。唐·作者:杜甫《赤霄行》
元凯癖成官始贵,相如渴甚貌逾衰。中唐·作者:卢纶《詶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
马饥跑雪衔草根,人渴敲冰饮流水。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十七 第十七拍》
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中唐·作者:张籍《筑城词》
长令奴仆知饥渴,须着贤良待性情。中唐·作者:韩愈《贺张十八秘书得裴司空马》
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渴死时。中唐·作者: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 井》
我常爱慕如饥渴,不见其面生閒愁。中唐·作者:韩愈《题杜工部坟》
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中唐·作者:刘言史《嘉兴社日》
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唐·作者:白居易《东院》
醉来忘渴复忘饥,冠带形骸杳若遗。唐·作者:白居易《醉吟》
闷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唐·作者:白居易《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荅之》
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碗茶。唐·作者:白居易《早服云母散》
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唐·作者:白居易《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唐·作者:白居易《春尽日》
望梅閤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唐·作者: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唐·作者: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
每日将何疗饥渴,井华云粉一刀圭。唐·作者:白居易《题李山人》

渴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渴】【巳集上】【水字部】 渴;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635第09〔古文〕 【唐韻】苦葛切【集韻】【類篇】【韻會】丘葛切, 音磕。【說文】本作 。从欠,渴聲。【徐曰】今俗用渴字。【玉篇】欲飮也。【詩·小雅】載饑載渴。 又急也。【公羊傳·隱四年】不及時而日渴葬也。 又【廣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 音傑。水涸也。【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渴澤用鹿。【疏】渴,故時停水。今乃渴也。 又【集韻】丘蓋切,音礚。與愒同,貪也。或从欠作 。 又【廣韻】胡割切,音褐。【柳宗元·袁家渴記】楚越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爲渴。

与渴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渴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