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痾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痾字寓意

【痾】 kē 古同“疴”,病。 宿怨;旧仇。 ē  ㄜˉ 古同“屙”,排泄(粪便)。

痾字解释

【痾】[①][ē][《廣韻》烏何切,平歌,影。](1)疾病。(2)病态,指畸形。(3)毛病,缺点。(4)宿怨,旧仇。(5)用同“屙”。排泄(大便)。

痾字诗词来源

【痾】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中唐·作者:韩愈《古意》
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沈痾痊。中唐·作者:刘禹锡《改高陵人颂刘仁师诗》
虽匪二贤曾入洛,忽惊六义减沈疴。五代·作者:贯休《感怀寄卢给事二首 其一》
得信慈亲痾瘵减,当时宽勉采兰心。南唐·作者:李中《途中作》
蠲疴妙剂分黄阁,驻景仙山奉紫闱。北宋·作者:夏竦《送新恩善济处士归玉笥》
归邮托信梅华暖,仙剂蠲疴薏子灵。北宋·作者:宋庠《送广州刘掾》
防蠹旧编裁竹牒,蠲疴珍剂访芝苗。北宋·作者:宋庠《赠石龙赵山人》
药匕蠲疴去近班,主台西邑借馀閒。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太常韩博士寄献留台吴侍郎之作》
自有西京七发才,蠲疴不待更延枚。北宋·作者:宋祁《中山公损疾二首 其一》
芳菊治疴争泛蕊,丹萸解恶遍传枝。北宋·作者:宋祁《九日宴射》
疗痾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北宋·作者:梅尧臣《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四 石兰》
卉葩木果黏枝条,集台脱热昏痾醒。北宋·作者:梅尧臣《寄题绛守园池》
畜药蠲痾虽故事,使民无疾乃深仁。北宋·作者:欧阳修《端午帖子词 其六 皇帝閤六首》
沈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北宋·作者:韩琦《郡圃春晚》
君恩至厚假乡守,正宜休此祛馀疴。北宋·作者:韩琦《休逸台》
始知心者气之帅,心快沉痾自释然。北宋·作者:邵雍《病起吟》
暑如煎烹欲狂走,猛雨似洗沉痾瘳。北宋·作者:黄庶《和暑雨偶书》
洒然沉疴一日解,始免未老为枯骸。北宋·作者:曾巩《送刘医博》
触热正烦思美荫,卧疴方苦遘良师。北宋·作者:苏颂《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韵继蒙宠惠前后凡十五篇牵强奉答 其三》
半载沉疴类鹤瘦,终朝痴卧如冻蝇。北宋·作者:强至《谢陈伯成学士》

痾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痾】【午集中】【疒字部】 痾;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775第32【廣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 音阿。【玉篇】同疴,病也。【前漢·五行志】及人謂之痾。痾,病貌。言 深也。【後漢·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謂不肅。時則有下體生上之痾。【潘岳·閑居賦】常膳載加,舊痾有痊。 又【集韻】阿个切,音椏。義同。

与痾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痾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痾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