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維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wéi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維字寓意

【維】 wéi 见“维”。

維字解释

【維】[①][wéi][《廣韻》以追切,平脂,以。]“维1”的繁体字。(1)系物之大绳。(2)隅;角落。(3)纲纪;法度。(4)系;拴缚。(5)连结。(6)维护;扶持。(7)思念;计度。(8)乃;是。(9)由于。(10)同“唯”。独。(11)与;和。(12)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13)生物体中的丝状组织。(14)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在相对论中,所讨论的时空是四维空间。(15)姓。汉有维氾。见《续通志·氏族六》。

維字诗词来源

【維】罚既释兮渎乃清。妾持楫兮操其维。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激歌》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四维八埏?难极。十六国·作者:王嘉《白帝子歌》
于维盛世即轩妫。朝酆宴镐复在斯。南梁·作者:沈约《上巳华光殿诗》
白衣居士维摩诘。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八》
六龙齐轸御朝曦,双鹢维舟下绿池。唐·作者:赵彦昭《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唐·作者:杜甫《奉寄章十侍御》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唐·作者:杜甫《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维舟若许暂从容,送过重江不厌重。唐·作者:皎然《同颜鲁公泛舟送皇甫侍御曾》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唐·作者: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有鸟自南翔,口衔一书扎,达我山之维。唐·作者:马异《荅卢仝结交诗》
王维證时符水月,杜甫狂处遗天地。中唐·作者:杨巨源《赠从弟茂卿》
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中唐·作者:武元衡《桃源行送友》
拿天攫地数千尺,恐作云雨归维嵩。唐·作者:庄南杰《古松歌》
维嵩成大厦,莫遣邂逅逢樵者。唐·作者:庄南杰《古松歌》
应是维扬风景好,恣情欢笑到芳菲。唐·作者:李主簿姬《寄诗》
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中唐·作者: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中唐·作者: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中唐·作者:韩愈《感春四首 其二》
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中唐·作者:韩愈《记梦》

維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維】【未集中】【糸字部】 維;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27第15【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 音惟。【說文】車蓋維也。 又【博雅】係也。【詩·小雅】縶之維之。【傳】維,繫也。【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註】繫馬曰維,繫牛曰婁。 又【詩·小雅】四方是維。【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註】維,猶連結也。 又【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屠維。 又【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註】維,所以繫船。 又【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又【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 又【楚辭·天問】幹維焉繫。【註】維,綱也。 又【爾雅·釋詁】伊維侯也。【註】發語辭。【韻會】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訓獨,尚書助辭皆用惟字,詩助辭多用維字,左傳助辭用唯字,論語助辭用惟字。新安朱氏曰:惟从心,思也。維糸,繫也。唯从口,專辭也,應辭也。然皆語辭,古書皆通用之。 又地名。【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註】應劭曰:故萊夷維邑。 又姓。【姓氏急就篇】漢維汜,妖巫,卷縣人。 又於恭切,音雍。【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盧維。【釋文】盧音雷。維,於恭反。考證:〔【楚辭·天問】幹維焉繫。【註】維,網也。〕 謹照原文網也改綱也。〔【爾雅·釋詁】維,伊維也。〕 謹照原文改伊維侯也。

与維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維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