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碭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dàng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碭字寓意

【碭】 dàng 见“砀”。

碭字解释

【碭】[①][dàng][《廣韻》徒浪切,去宕,定。][《廣韻》徒郎切,平唐,定。]“砀1”的繁体字。(1)有花纹的石头。(2)荡漾;荡溢。(3)广大。(4)突;闯。(5)见“極”。(6)山名。在安徽省砀山县东南。(7)古地名。本战国楚邑,秦置县,隋改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

碭字诗词来源

【碭】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中唐·作者:李贺《公莫舞歌》
墓接骊山土未乾,瑞光已向芒砀起。中唐·作者:韦楚老《祖龙行》
一方灵迹两峰间,左右芒山与砀山。北宋·作者:季咸《均庆寺》
秦皇玉舆来向东,安知隐在芒砀中。北宋·作者:梅尧臣《沛公歌》
刘季当年在古丰,芒砀王气已连空。北宋·作者:张方平《过丰》
砀极戏添夷客喜,柏梁篇较从臣材。北宋·作者:曾巩《和御制上元观灯》
萧条中原砀无水,崛强又此凭江淮。北宋·作者: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其三》
残花烂漫飘村坞,细雨廉纤隔砀山。北宋·作者:沈辽《次韵酬明发华宗》
崔嵬宝塔挂落日,沆砀冰壶撑钓船。北宋·作者:郭祥正《游石盆寺呈蒋殿院兼简余光禄》
泽中置酒饮相诀,吾亦从此奔芒砀。北宋·作者:贺铸《彭城三咏 其二 斩蛇泽歌》
云梦擒王终猎狗,芒砀龙子讵蟠泥。北宋·作者:李新《题韩溪》
赤帝当年布衣起,老妪悲啼白龙死,芒砀生云凝夜紫。南宋·作者:胡仔《歌风台》
山名芒砀势穹崇,汉祖严祠翠霭中。南宋·作者:陈刚《砀山怀古》
元来沧海殊无药,却是芒砀暗有人。宋·作者:鲁交《经秦皇墓》
或似汉祖憩芒砀,漫空雾霭凌云阙。南宋·作者:彭郁《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白鱼紫蟹空濡沫,窘兔惊麋想砀迷。南宋·作者:陈造《对客再次韵》
砀山云气望不见,神物乃降江之嫠。南宋·作者:甘同叔《题昌山圣姥庙》
九秋沆砀成功日,六辔光华初度时。南宋·作者:卫泾《为运使蔡国博寿二首 其一》
西颢沆砀露华白,河汉浩浩浴素魄。南宋·作者:赵汝燧《八景歌 其五》
九秋沆砀平分日,万国元良初度时。南宋·作者:李刘《代贺皇太子生日诗二首 其一》

碭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碭】【午集下】【石字部】 碭;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833第17【唐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 音宕。【說文】文石也。【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又芒碭,山名。【前漢·高帝紀】隱芒碭山澤閒。【應劭註】芒屬沛,碭屬梁。又【水經注】仙者涓子,主柱, 隱碭山,得道。 又沆碭,白氣貌。【前漢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蕭殺。 又過也。【揚雄·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馬融·長笛賦】犇遯碭突。 又碭,溢也。【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又【正韻】待朗切,音蕩。又【集韻】徒郞切,音唐。義 同。

与碭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碭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