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字的含义
踔字的解释
踔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5
- 拼音:chuō
- 繁体:踔
- 笔画:15
- 部首:足
踔字寓意
【踔】踔 chuō 跳,跳跃:踔厉(喻精神振奋,如“踔踔风发”)。 超越:踔远(遥远)。踔绝(高超)。
踔字解释
【踔】[①][chuō][《廣韻》丑教切,去效,徹。](1)腾跃,跳跃。(2)踩踏;踢。(3)逾越,超越。(4)疾行;奔跑。(5)涉足,接触。[②][chuō][《廣韻》敕角切,入覺,徹。]跛行貌。参见“踔2踸”。[③][zhuō][《集韻》竹角切,入覺,知。](1)卓然特立。参见“踔3絶”、“踔3踔”。(2)见“踔3遠”。
踔字诗词来源
【踔】嗜欲息兮无由生。踔宇宙而遗俗兮眇翩翩而独征。东汉·作者:蔡邕《歌》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中唐·作者: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踸踔踸踔裴山人,破帽麻衣被埃尘。北宋·作者:郭祥正《踸踔行送裴山人》
踸踔踸踔裴山人,行路无穷鼻酸辛。北宋·作者:郭祥正《踸踔行送裴山人》
踸踔勿踸踔,岂有壮士长遭迍。北宋·作者:郭祥正《踸踔行送裴山人》
平明自笑仆乘无,破帽赤髯行踸踔。北宋·作者:郭祥正《赠孙郎中》
是非得失付它年,眼前且买先腾踔。北宋·作者:苏辙《东方书生行》
踔跞英才比孟阳,合排三戟坐朝堂。宋·作者:孔平仲《戏张天觉 其一》
扪崖踸踔篝火远,绝壁晻霭凝烟浓。北宋·作者:晁冲之《赠僧法一墨》
中年脚力惊早衰,腾踔安得如儿时。北宋末·作者:周紫芝《谢祁居之惠桃竹杖》
膏肓泉石有鉴裁,腾踔岩崿试股肱。宋·作者:苏籀《游鼓山一首》
电尾风騣未平齿,绝壑踔山如历块。宋·作者:苏籀《送都属八舍弟桂林买马一首》
知君踔越是名流,朱绂聊烦佐上州。宋·作者:范浚《送徐彦思倅建安》
亨衢腾踔非吾事,客路逢迎仰己知。南宋·作者:黄公度《和超然翁韵二首 其一》
逢时腾踔不作难,定冠蓬山文字职。南宋·作者:李吕《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
足倦独行惊踸踔,发稀久坐怯飕飗。南宋·作者:陆游《夜坐庭中达旦》
羸病强行常踸踔,戆愚多虑每噫喑。南宋·作者:陆游《睡起》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中唐·作者: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踸踔踸踔裴山人,破帽麻衣被埃尘。北宋·作者:郭祥正《踸踔行送裴山人》
踸踔踸踔裴山人,行路无穷鼻酸辛。北宋·作者:郭祥正《踸踔行送裴山人》
踸踔勿踸踔,岂有壮士长遭迍。北宋·作者:郭祥正《踸踔行送裴山人》
平明自笑仆乘无,破帽赤髯行踸踔。北宋·作者:郭祥正《赠孙郎中》
是非得失付它年,眼前且买先腾踔。北宋·作者:苏辙《东方书生行》
踔跞英才比孟阳,合排三戟坐朝堂。宋·作者:孔平仲《戏张天觉 其一》
扪崖踸踔篝火远,绝壁晻霭凝烟浓。北宋·作者:晁冲之《赠僧法一墨》
中年脚力惊早衰,腾踔安得如儿时。北宋末·作者:周紫芝《谢祁居之惠桃竹杖》
膏肓泉石有鉴裁,腾踔岩崿试股肱。宋·作者:苏籀《游鼓山一首》
电尾风騣未平齿,绝壑踔山如历块。宋·作者:苏籀《送都属八舍弟桂林买马一首》
知君踔越是名流,朱绂聊烦佐上州。宋·作者:范浚《送徐彦思倅建安》
亨衢腾踔非吾事,客路逢迎仰己知。南宋·作者:黄公度《和超然翁韵二首 其一》
逢时腾踔不作难,定冠蓬山文字职。南宋·作者:李吕《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
足倦独行惊踸踔,发稀久坐怯飕飗。南宋·作者:陆游《夜坐庭中达旦》
羸病强行常踸踔,戆愚多虑每噫喑。南宋·作者:陆游《睡起》
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踔】【酉集中】【足字部】 踔;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227第27【唐韻】丑敎切【集韻】【韻會】敕敎切, 音 。【說文】踶也。【註】徐曰:踶亦當蹋意。 又【前漢·揚雄傳】踔夭蟜。【註】踔,走也。【文選·李善註】踔,踰也。【後漢·蔡邕傳】踔宇宙而遺俗兮。【註】踔猶越也。 又【集韻】陟敎切,音罩。義同。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史記·司馬相如傳】踔稀閒。【註】踔,縣蹢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 敕角切,音逴。【史記·貨殖傳】上谷至遼東,地踔遠。【前漢·孔光傳】非有踔絕之能,不能踰越。【註】踔,高遠也。 又【莊子·秋水篇】吾以一足 踔而行。【音義】踔,本亦作卓。趻踔,行貌。【玉篇】踔,踐也。踸踔,跛者行也。○按踸與 同。 又【楚辭·七諫】馬蘭踸踔而日加。【註】踸踔,暴長貌。 又【博雅】踸踔,無常也。【陸機·文賦】故踸踔於短韻。【註】今人以不定爲踸踔。不定,亦無常也。 又【集韻】徒了切,音窕。路遠也。 又【集韻】【類篇】 徒弔切,音調。【類篇】遠騰貌。 又【集韻】敕略切,音鄀。略踔,行貌。 又【集韻】【正韻】 竹角切,音琢。與 同。特止也。考證:〔【史記·貨殖傳】上谷至遼東踔遠。〕 謹照原文東下增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