蹏字的含义
蹏字的解释
蹏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tí
- 繁体:蹏
- 笔画:17
- 部首:足
蹏字寓意
【蹏】蹏 tí 同“蹄”。
蹏字解释
【蹏】[①][tí][《廣韻》杜奚切,平齊,定。]亦作“蹏1”。(1)马、牛、羊、猪等动物生在趾端的角质物。亦指具有这种角质物的脚。(2)指牲口。(3)捕兔的挂网。(4)趋走;奔走。(5)量词。用于草食动物。[②][dì][《集韻》大計切,去霽,定。]亦作“蹏2”。(1)踢。(2)踩,踏。
蹏字诗词来源
【蹏】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唐·作者:张说《杂曲歌辞 其一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马蹄冻溜石,胡毳煖生冰。唐·作者:胡皓《大漠行》
惜哉志骄神不悦,叹息马蹄与车辙。盛唐·作者:李颀《王母歌》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唐·作者:万楚《骢马》
马毛连钱蹄铁色,图画光辉骄玉勒。盛唐·作者:高适《画马篇》
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唐·作者: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三》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唐·作者:杜甫《高都护骢马行》
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唐·作者:杜甫《醉歌行》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唐·作者:杜甫《骢马行》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唐·作者: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唐·作者:杜甫《题壁画马歌》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唐·作者: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将军树勋起安西,昆崙虞泉入马蹄。唐·作者: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
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迸落瞿塘石。唐·作者: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齧膝。唐·作者:杜甫《清明》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唐·作者: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唐·作者: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唐·作者:岑参《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唐·作者: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唐·作者: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马蹄冻溜石,胡毳煖生冰。唐·作者:胡皓《大漠行》
惜哉志骄神不悦,叹息马蹄与车辙。盛唐·作者:李颀《王母歌》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唐·作者:万楚《骢马》
马毛连钱蹄铁色,图画光辉骄玉勒。盛唐·作者:高适《画马篇》
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唐·作者: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三》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唐·作者:杜甫《高都护骢马行》
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唐·作者:杜甫《醉歌行》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唐·作者:杜甫《骢马行》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唐·作者: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唐·作者:杜甫《题壁画马歌》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唐·作者: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将军树勋起安西,昆崙虞泉入马蹄。唐·作者: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
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迸落瞿塘石。唐·作者: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齧膝。唐·作者:杜甫《清明》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唐·作者: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唐·作者: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唐·作者:岑参《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唐·作者: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唐·作者: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蹏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蹏】【酉集中】【足字部】 蹏;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231第23【唐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 音題。【說文】足也。【前漢·貨殖傳】牧馬二百蹏。【註】蹏,古蹄字。 又【史記·孝武紀】會之上林中蹏氏觀。 又【前漢·孝成皇后傳】赫蹏書。【註】應劭曰:赫蹏,薄小紙也。 又【左思·吳都賦】罠蹏連綱。【註】罠,麋綱。蹏,兔綱。 又叶徒帝切【郭璞·水馬贊】馬實龍精,爰出水類。渥洼之駿,是勒是蹏。